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急性肠阿米巴病典型病理改变为()。
A:形成结肠肉芽肿
B:结肠超敏反应
C:由外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
D:肠组织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弥漫性溃疡病灶
关于皮肤采血法,下列正确的是()。
A:婴幼儿宜用耳垂或手指采血
B:如血流不畅可在穿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C:耳垂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细胞比容结果均比静脉血低
D:耳垂采血时用力挤压出的第一滴血即可用于检查
E:成人要推荐用手指采血,因其检查结果比较恒定
以下哪种蛋白质不在α1区带()
A:AFP
B:HDL
C:AAG
D:Cp
E:AAT
关于流感嗜血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在呼吸道定植
B:无动力
C:血清b型致病力强
D:可引起中耳炎
E:可引起软性下疳
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期可出现()
A:血浆pH和HCO-3↓,PCO2
B:血浆PCO2,和HCO-3↓,pH↑
C:血浆pH、PCO2、HCO-3均↓
D:血浆pH和PCO2↑,HCO-3
E:血浆pH、PCO2、和HCO-3均↑
杜克嗜血杆菌可导致的疾病为()
A:梅毒
B:淋病
C:软下疳
D:性病淋巴肉芽肿(LGV)
E:非淋菌性尿道炎
新生儿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A:(4.0~5.5)×1012/L
B:(4.5~6.0)×1012/L
C:(3.5~5.0)×1012/L
D:(6.0~7.0)×1012/L
E:(5.0~6.0)×1012/L
发现测定结果均偏高,这种误差最大可能是由于()
A:校准品过期
B:更换试剂后未重新定标
C:校准品中混进了水
D:ABC都是
E:ABC都不是
现在广泛应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
A: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B:亚单位疫苗
C: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D:多肽疫苗
E:DNA疫苗
属于检验科医师职责的是()。
A:掌握超声、心电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
B: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得私自使用
C:认真做好收集和采取标本、登记发送报告单工作
D: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
E:做好辐射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瑞氏染色时使用的染料是()。
A:伊红--亚甲蓝
B:伊红--天青
C:亚甲蓝--天青
D:伊红--甲醇
E:亚甲蓝--甲醇
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A:0.5小时
B:1.5小时
C:2.0小时
D:2.5小时
E:3小时
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是由于()。
A:肾小管不能对原尿中的蛋白质重吸收
B:机体内蛋白质合成过多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
D:机体组织中蛋白质分解过多,需从尿中排泄
E: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多
骨髓病态造血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多发性骨髓瘤
血沉测定中,错误的要求是()。
A:采血后室温下必须2小时候内完成
B:避免阳光直射
C:测定时最好是18~25℃
D:37℃测定的结果可直接报告
E:37℃测定的结果需校正后报告
红白血病一般最可能转变为().
A: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肝素抗凝作用主要是()
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的是()。
A:有核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C:嗜多色性红细胞
D:裂红细胞
E:口形红细胞
目前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应用最多的技术是()。
A: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
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C:荧光酶免疫分析
D:双标记法荧光抗体染色
E:定时散射比浊分析
雌雄均吸血并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是()。
A:蚊
B:臭虫
C:蠓
D:白蛉
E:硬蜱
钙的生理功能错误的是()。
A: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B:作为第二信使
C: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D: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E: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丝虫()。
A:人是终宿主
B:人是中间宿主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E:蚊子是终宿主
煮沸法灭菌100℃左右杀死一切细菌的繁殖体需()。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肝脏直接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转化,可将维生素D转化为()。
A:1,25-(OH)2-D3
B:1-(OH)-D3
C:25-(OH)-D3
D:2,25-(OH)2-D
E:1-(OH)2-D3
关于补体结合试验错误的是()。
A:补体的某些组分对热很不稳定,采血后要尽快分离血清放低温保存
B:为保证补体的稳定性,含补体的血清每次试验前要用冷水融解
C:补体可反复冻融
D:稀释后的补体仅限当天使用
E:试验中补体量过大会影响试验灵敏度
中性粒细胞减低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急性心肌梗死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宫外孕
E:再生障碍性贫血
阴道内常见的非致病性细菌是()
A:阴道杆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淋病双球菌
浆膜腔积液中对葡萄糖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渗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明显减低
B:恶性肿瘤积液中糖含量明显增高
C:正常积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血糖
D: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略有上升
E:渗出液的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血糖
最常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脑膜白血病的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只能在血小板中生成的是()。
A:血小板第三因子
B:血小板第4因子
C:纤维蛋白原
D:胶原酶
E:纤维连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