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截止2010年底,印度人口约为11.70938亿人,保留两位小数是()亿人。
A:11.71
B:11.70
C:11.709
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维纳
B:奥苏伯尔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很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张主任的做法对吗?()
A:对
B:不对
第2题,共2个问题
(多选题)请指出张主任做法的不当之处()。
A:张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
B: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
C: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而是简单地批评处分学生
D:未能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做法武断
心理健康就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
根据桑代克的学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属于()。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失用律
D:效果律
25.25读作()。
A:二五点二五
B:二十五点二十五
C:二十五点二五
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斯腾伯格
C:艾里克森
D:科尔伯格
对教师职业作风说法不当的是()
A: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B: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C: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D:讲究竞争,各自为政
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0.8³0.125=()。
A:1
B:0.1
C:10
智商(IO)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
A:1968
B:1969
C:1970
D:1971
当体育界、工业界和其他领域中的一些领导者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一种高度的( )意识时,一个社会还是应该更好地为那些即将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灌输一种( )的意识。填人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竞争、合作
B:大局、协作
C:协作、分工
D:危机、团队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班主任工作示范性是由小学生()和()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段重12千克的圆柱体钢柱,锻压成等底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相比()
A: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B:相等
C:圆锥的高是圆柱的1/3
D:圆锥的高是圆柱的2/3
教育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
A:教育政策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标
D:教育对象
“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古代担任教师的有()
A:僧
B:吏
C:农
D:巫
E:商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A:道德素质
B: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C:个性素质
D:思想素质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A:谢里夫
B:布鲁纳
C:戴尔
D:勒温
O
1
和O
2
的坐标分别为(-1,0)、(2,0),⊙O
1
和⊙O
2
的半径分别是2、5,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月明星稀”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继时对比
道尔顿制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在教学反思的内容中,以下没有体现反思教学理念的是()。
A: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发挥
B:反思教师角色是否转换到位
C: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做到民主平等
D: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服从教师的要求
试述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