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醛时,样品的测定方法是:将吸收管的吸收液转移至10m1比色管中,用少量10g/L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吸收管,洗涤液并入比色管中,并定容至()ml,然后加入2.0mol/L的()0.50m1,摇匀,进样分析。
用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硝基苯,已知在20.0℃,大气压为101.0kPa条件下用10.0m1苯以0.5L/min的速度采集废气样品50.0L,测得吸收液中硝基苯的含量为12.5μg,空白吸收液中硝基苯未检出,试求废气中硝基苯的浓度。
探测下限指在95%置信度下探测的放射性物质的()
A:最小活度
B:平均浓度
C:最小浓度
D:最小含量
水样中含砷化物、硅化物和硫化物的量分别为元素磷含量的()倍、()倍、()倍时,对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元素磷无明显干扰。
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和(),为使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用的载气是()。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汞,配制氯化汞标准使用液的方法是:将氯化汞贮备液用稀硫酸稀释成每毫升含汞5.00μg的标准使用液。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水样可用()、()和吹脱捕集等预处理方法。
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的有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稳定时间与六价铬的浓度无关。
一天内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日出之后到10点这段时间。
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废气中二氧化硫时,最小检出浓度为()mg/m
3
。
A:1.00
B:1.25
C:6.00
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后,除去其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只能使用玛瑙棒研磨,直至全部通过4mm尼龙筛。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下列()保存条件会影响水样的性质。
A:光照
B:温度
C:震动
D:敞露或密封
《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B/T14552—2003)适用于哪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采集吡啶样品的玻璃瓶,采集前应该先用水样荡洗2~3次。
离子色谱分离柱的长度将直接影响理论塔板数(即柱效),当样品中被测离子的浓度远远小于其他离子的浓度时,可以用较长的分离柱以增加柱容量。
《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73—2001)规定,定性的保留时间窗口宽度以当天测定标样的实际保留时间变化为基准。
COD和氯离子校正值的计算公式中,8000表示1/4O2的()质量以()为单位的换算值。
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种。
A:1
B:2
C:3
D:4
自然保护区通常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区三个区。
湿沉降采样器宜设置在开阔、平坦、多草、周围()内没有树木的地方。也可将采样器安在楼顶上,但周围()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A:100m,2m
B:50m,2m
C:100m,1m
对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的鉴定,需依据()。
A:成熟的生殖器官
B:口器的结构差异
C:幼虫的长度
D:幼虫的羽化时间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袋、桶或其他容器装的固态、半固态废物样品采样时,打开容器口,将各容器分为()三层分别采取样品;每层等份样数采取。
A:上部(深度为0.3m处)
B:中部(1/2深度处)
C:上部(1/6深度处)
D:下部(5/6深度处)
配制硝基苯标准使用液是用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稀释硝基苯标准中间液,临用前配制。
零气一般是除去空气中的()、()、()、()、()等。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配试剂一定要用去离子水。
采集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日均值样品时,采样时间至少达到()小时。
A:6
B:8
C:10
D:12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及其()名称。
A:超标水源地;主要污染物
B:超标倍数;水源地
C:超标因子;主要污染物
D:浓度值;水源地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士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置()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15
B:30
C:1
D:5
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中气候箱法测定甲醛释放量时,气候箱内应有空气循环系统,以维持箱内空气充分混合及试样表面的空气速度为0.6~0.9m/s。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即为有组织排放源,否则为无组织排放源。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