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麻醉学高级职称
呼吸机监测系统的作用有2个方面: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和监测呼吸机的功能状况,两者对增加呼吸机应用的安全性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下列
不属于
常规压力监测指标的是()。
A:平均气道压
B:吸气峰压
C:吸气平台压
D:PEEP
E:口腔闭合压P0.1
对胃右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于肝固有动脉
B:是脾动脉的分支
C:在肝胃韧带内沿胃小弯走行
D:与胃左动脉吻合
E:发出分支至胃前、后壁
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后,叙述正确的是()。
A: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5min后呼吸功能开始改善
B:呼气1s流速(FEV
1
)明显改善
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明显改善
D:60~90min达到最大效应
E:持续3~6h
使眼压增高的药物是()。
A:硫喷妥钠
B:异丙酚
C:氯胺酮
D:氟烷
E:维库溴铵
根据一般原则,下列泌尿外科手术优先考虑全麻,但除外()。
A:肾脏切开手术
B:TURP手术
C:病人紧张、焦虑严重、不能合作
D:病人要求
E:腹腔镜下手术
通气机低压报警原因很多,下面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压报警()。
A:与患者脱接
B:患者肺顺应性小
C:回路漏气
D:气道漏气
E:胸腔导管漏气
小儿麻醉后低氧血症的原因有()。
A:喉痉挛
B:肌松药残留
C:分泌物过多
D:肺不张
E:麻醉过浅
某男孩,6岁,20kg。拟急诊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儿哭闹不止最宜采取()。
A:诱哄
B:说服教育
C:恐吓
D:强行按住患儿
E:氯胺酮100mg肌注
气管内插管对气道死腔量的影响是()
A:使气道死腔量减少约50%
B:使气道死腔量减少约30%
C:使气道死腔量增加约50%
D:使气道死腔量增加约30%
E:无影响
急性肾衰少尿期电解质紊乱有()。
A:高钾血症
B:高镁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钠血症
E:低磷血症
贫血状态下,机体的代偿机制
不包括
()。
A:心排出量增加
B:全身器官的血流再分布
C:氧离曲线左移
D:增加某些组织血管床的氧摄取率
E:调节Hb与氧的结合能力
进行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注射痛的静脉全身麻醉药是()。
A:氯胺酮和硫喷妥钠
B:咪达唑仑和氯胺酮
C:异丙酚和依托咪酯
D:硫喷妥钠和咪达唑仑
E:异丙酚和咪达唑仑
对Mendelson综合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1946年首先由Mendelson描述
B:误吸后2~4小时出现“哮喘样综合征”
C:临床表现有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等
D:pH>2.5的胃液比<2.5所致的肺损害重
E:误吸后24小时X线片可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状阴影
关于沙美特罗,叙述正确的是()。
A:支气管扩张到达有效剂量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强作用,只会增加不良反应
B:支气管扩张作用除通过激动β
2
-受体外,还有非β
2
-受体途径参与
C:吸入给药起效缓慢
D:对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抑制不明显
E:吸入给药起效迅速
收纳胃底部淋巴的主要淋巴结是()。
A:胃右淋巴结
B:胃网膜右淋巴结
C:幽门上淋巴结
D:幽门下淋巴结
E:脾淋巴结
对骨纤维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又称脊神经后支骨纤维孔
B:开口向后
C:开口方向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D:位于椎间孔的前方
E:孔的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
PCEA是()
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B: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C:病人自控皮下镇痛
D:病人随意控制镇痛
E:以上都不对
心脏病人术前高危征象包括()。
A:X线片示心胸比例>0.7
B:术前有充血性心衰体征
C:窦性心动过速
D: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E:慢性房颤病人
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
A:PaO
2
<60mmHg(8.0kPA.,PaCO
2
正常
B:B.PaO
2
<50mmHg(6.7kP,PaCO
2
正常
C:C.PaO
2
<60mmHg(8.0kP,PaCO
2
>50mmHg(6.7kPA.
D:D.PaO
2
>60mmHg(8.0kP,PaCO
2
<50mmHg
E:E.PaO
2
>50mmHg(6.7kP,PaCO
2
<50mmHg
对胃脾韧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胃大弯左侧部连于脾门
B:为双层腹膜结构
C:其内含脾动脉
D:其上份内有胃短血管
E:其下份含胃网膜左动、静脉
患者男,33岁,因“头面部车祸外伤半小时”急诊入院。患者骑自行车穿越公路时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曾有约5min的昏迷,清醒后头痛、恶心。当时查体:P82次/min,BP140/80mmHg。一般状况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颅脑X线片:右额颞骨线形骨折,遂将患者留观于急诊室。在随后的2h内,患者头痛逐渐加重,伴呕吐,烦躁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收入病房。查体:T38℃,P60次/min,R18次/min,BP160/100mmHg;浅昏迷;瞳孔:L∶R=3mm∶4mm,左侧对光反射存在,右侧对光反射迟钝;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征(+)。该患者的麻醉方式宜选()。
A:表面麻醉后气管内插管+局部麻醉
B:快诱导肌松下插管
C:非气管内插管静脉麻醉
D:局部麻醉+强化
E:针刺麻醉
常作为肺段分界切除的标志是()。
A:肺段支气管
B:肺动脉的分支
C:段间静脉
D:支气管动脉的分支
E:支气管静脉
麻醉期间喉痉挛最容易发生于()。
A:全麻诱导后暴露声门
B:于浅麻醉下给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放置口咽通气道
C: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胃肠牵拉反射
D:用七氟烷进行吸入麻醉诱导
E:浅昏迷病人咳痰反射
乙醇和苯酚在神经毁损中的一次用量是()。
A:无水乙醇为0.5~5毫升/次;7%~10%苯酚为0.3~2毫升/次
B:无水乙醇为5~10毫升/次;7%~10%苯酚为3~12毫升/次
C:无水乙醇为0.1~1毫升/次;7%~10%苯酚为0.1~0.5毫升/次
D:无水乙醇为0.3~2毫升/次;7%~10%苯酚为0.5~5毫升/次
E:无水乙醇为0.5~10毫升/次;7%~10%苯酚为0.3~5毫升/次
下列对颈部分区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可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两部分
B:固有颈部即通常所指的颈部
C:斜方肌前缘后方的区域称为项部
D:颈前区以舌骨为分为舌骨上下两区
E:颈外侧区即胸锁乳突肌区
男,34岁。拟在介入室导管治疗室行风心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若有房颤史,局麻下突然出现意识不清约2分钟,右上肢短暂抽搐后无力,应首先考虑的原因为()。
A:颅内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颅内小动脉瘤破裂
E:低血压休克
患者男,46岁。因“水肿、蛋白尿8年”来诊。查体:BP192/100mmHg,HR85次/min。实验室检查:Hb55g/L,HCT0.154,PLT82×10/L,RBC2.03×10
12
/L,Scr1256μmol/L,K
+
6.5mmol/L,pH7.20。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该患者拟行肾移植手术,以下术前准备中错误的是()。
A:术前应输注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提升至6~8g/L
B:术前应进行透析治疗,pH应大于7.30
C:术前应纠正高钾,血钾应小于6.0mmol/L
D:若采用椎管内麻醉,最后一次透析与麻醉开始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2~4h
E:血压控制的目标为术前的或基础血压以下的20%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C: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肾病综合征
下列颈横神经的正确描述是()。
A:由第2、3颈神经前支组成
B:横过胸锁乳突肌深面向前行
C:与面神经有交通支
D:支配颈阔肌
E:颈深筋膜的深面
关于正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波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A: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
B: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C:Ⅲ相:呼气平台,呈水平形,是混合肺泡气
D:Ⅳ相:呼气下降支,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E:Ⅴ相:吸气上升支,迅速上升至平台
肺水肿的形成可能是由于()。
A:肺毛细血管静水压降低
B:肺间质静水压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之差减小
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D:肺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下降
E:肺间质胶体渗透压降低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