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食品检验工
电力干线上的中线不允许安装保险丝和开关。
某食品做Mn++的探证试验应用下面()加入消化液中,观察溶液是否为深紫红色。
A:2mol/L盐酸、2mol/L铋酸钠
B:浓硝酸、1mol/L硝酸银
C:6mol/L硫酸、固体氯化钠
D:2mol/L硝酸、固体铋酸钠
配制0.1mol/LNaOH标准溶液,下列配制错误的是()(M=40g/mol)
A:将NaOH配制成饱和溶液,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放置至溶液清亮,取清液5mL注人1L不含CO,的水中摇匀,贮于无色剂瓶中
B:将4.02克NaOH溶于1L水中,加热搅拌,贮于磨口瓶中
C:将4克NaOH溶于1L水中,加热搅拌,贮于无色试剂瓶中
D:将2克NaOH溶于500mL水中,加热搅拌,贮于无色试剂瓶中
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成分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报告的撰写等。
A: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B:样品采集、样品的制备和保存、样品预处理
C:样品的采集、样品的保存、样品预处理、样品的制备
D:样品采集、样品的保存、样品预处理
冷冻饮品中固形物测定时加入海砂的目的()。
A:有利于样品快速混匀
B:方便检验完成后对称量瓶的清洗
C:增大固形物的含量
D:防止形成固体膜影响水分挥发
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决定取舍。
A:结果的一致性
B: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C:偶然误差分布规律
D:化验员的经验
酸效应是指溶液的()对难溶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
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1~3mg
B:1~3g
C:1~3ug
D:两次重量相等
在薄膜电极中,基于界面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测定的是()。
A:玻璃电极
B:气敏电极
C:固体膜电极
D:液体膜电极
面包酵母的适宜温度为27~32℃。
在WPS软件中,存盘并退到主菜单的操作是()。
A:击F3键
B:击F6键
C:击F2键
D:执行KS命令
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加入EDTA和柠檬酸铵作()。
A:掩蔽剂
B:络合剂
C:指示剂
D:催化剂
双硫踪比色法测定铅时,为了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应加入()。
A:柠檬酸铵
B:氰化钾
C:盐酸羟胺
D:以上都是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分别为()。
A:球菌杆菌
B:双球菌螺旋菌
C:弧菌螺旋菌
D:杆菌单球菌
测定食品灰分时,对较难灰化的样品可加某些助灰剂加速灰化作用,常用的助灰剂有()
A:碳酸氨
B:盐酸
C:硝酸
D:硫酸
E:过氧化氢
147g/LH
2
SO
4
溶液的物质的量C(1/2H
2
SO
4
)浓度是()mol/L(H
2
SO
4
的摩尔质量为98gmol/L)。
A:3
B:2
C:1.5
D:4.7
对食品灰分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完全后的残留物。
C:灰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无机成分。
D:A和C
咖啡碱分子对()光有特定的吸收。
A:紫外
B:可见
C:近红外
D:远红外
配制好的Na2S203应立即标定。
食品中钙的定性鉴定可于消化液中加入(NH{.D}4)2C{.D}2O{.D}4和氨水,加热后有否白色沉淀产生来判定。
玻璃电极的电位是由于其()所形成的。
A:氧化反应
B:敏感膜
C:还原反应
D:离子反应
用ph值测定肉的新鲜度时,()属新鲜肉。
A:5.8-6.4
B:6.5-6.6
C:6.7-6.8
D:7.0-7.1
干物质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汁和离心机。
下面对溶液浓度解释
不正确
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B:质量分数: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D:体积分数:100ml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毫升数
郎伯一比耳定律,A=KCL中K与()有关。
A:吸光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波长有关
B:与吸光度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有关
C:与吸光物质的酸度有关
D:与测定仪器有关
食品中砷的检测选用()。
A:分光光度计
B:气相色谱仪
C:液相色谱仪
D:原子荧光光度计
噬菌体的繁殖分为()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为使样品瞬间汽化,气相色谱仪进样器需要加热和恒定。
在化学分析中,痕量分析:是对被测组分的含量小于0.01%的分析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