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外科学高级职称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参数调整时降低PaCO可以实现()。
A:提高潮气量
B:提高氧浓度
C:合理运用PEEP
D:延长吸气时间
E:缩短呼气时间
脊柱裂最常见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两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 )
男,22岁。枕下棒击伤,当即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未见明显血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弥散性轴索损伤
D:原发性脑干损伤
E:小脑幕切迹疝
对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界是下丘脑沟
B:即下丘
C:为躯体运动中枢
D:漏斗与松果体相连
E:位于背侧丘脑前上方
患者,男性,40岁。因言语不利、颈肩痛并双手肌肉萎缩4年收入院。体检:神清,吟诗样语言,面部不对称,后发际低,双侧C4-T3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双手鱼际肌萎缩。本病例首先考虑诊断为()。
A:颈段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
B:颈胸段脊髓空洞症
C:颈椎管狭窄
D: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E:颈胸段脊髓髓内肿瘤
脑水肿与急性脑膨出的区别是()。
A:无本质区别
B:分别为细胞性和渗透压性脑水肿
C:分别为细胞性和脑积水性脑水肿
D:分别为血管源性和渗透压性脑水肿
E:急性脑膨出系脑血流灌注一时性增多
下列对内侧纵束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有前庭神经核发纤维参加
B:下行纤维止于脊髓胸节前角
C:与动眼、滑车、展神经核有联系
D:完成视、听反射
E:下行纤维止于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
下列哪项不属于显性脊柱裂?( )
A:脊膜膨出
B:脊髓膨出
C:脊髓脊膜膨出
D:脊髓神经膨出
E:以上均不对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0岁。结核性脑膜炎愈后8月,头痛伴恶心呕吐1周,并渐加重。体检:神清,精神差,反应迟钝,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双眼外展差,余未见明显异常。 下列关于脑脊液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脑脊液主要有脉络丛产生
B:脑室内的脑脊液经第4脑室的正中孔和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
C:脑脊液主要有蛛网膜颗粒吸收入下矢状窦
D:成人脑脊液的总量约为100~150ml
E:正常脑脊液细胞数为0~20×10/L
F: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
62岁男性,高血压20年,突然出现右眼视物不清5天,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1,左眼1.0,右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轻度水肿,色淡,周围可见放射状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清,中周部视网膜未见异常,眼压双眼16mmHg。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FFA
B:B超
C:头颅CT
D:视野
E:ERG
有关硬膜外隙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有脂肪组织、静脉丛和脊神经根
B:腔内为正压
C:向上与颅内相交通
D: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E:富含脑脊液

患者男性,63岁,突发头痛,随即出现右上肢瘫痪、右下肢肌力减退、小便困难。既往高血压病史,无其他病史。查体:血压190/10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脑神经征阴性,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入院9小时后患者症状突然再次加重,呼吸困难,右上肢、双下肢完全瘫痪,肌力0级。予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ICU抢救后自主呼吸恢复,但呼吸力弱。急诊脑血管DSA示左顶叶AVF,右侧椎动脉颈1平面分支增粗,硬膜右前方动静脉瘘,颈髓引流静脉扩张反流至胸段脊髓。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
A:予以ONYX胶栓塞瘘口,观察症状演变
B:立即手术治疗
C:无干预措施,继续观察
D:按压颈动脉
E:放射治疗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非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有()
A:听力下降
B:失明或视力下降
C:对侧面瘫
D:出血
E:动眼神经麻痹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不常见()。
A:病程长
B:头痛、呕吐
C:轻偏瘫
D:视盘水肿
E:精神症状
有关端脑哪项说法正确( )
A:有连合纤维组成内囊
B:两侧半球借胼胝体在中部相连
C:每侧半球的内腔为侧脑室
D:大脑半球表面有白质覆盖
E:基底核位于底丘脑
男性,32岁,头部外伤。查体,呼之睁眼,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刺痛定位。 该患者颅脑损伤类型( )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特重型
E:以上均不是
患者女性,35岁,主因“颈枕部疼痛伴双手发麻、发凉3年,加重伴走路不稳3个月”住院,查体发现:颈短、粗,活动受限且活动时症状加重,右侧面部少汗,双手掌间肌、鱼际肌萎缩,右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双侧分离性感觉障碍,右手指鼻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MRI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颈胸脊髓空洞。 不宜单纯行后颅窝减压术的检查结果是()
A:脊柱严重侧弯
B:环齿间距5mm
C:齿状突顶端距McGregor线(基底线)5mm
D:颈胸腰都发现脊髓空洞
E:齿状突压迫延髓
F:脑室扩大
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立即行腰椎穿刺术,测量脑脊液压力
B:慎行腰椎穿刺术
C: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外引流
D:立即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E:立即行脑室分流术
下列不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诊断标准的是()
A: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B: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C:有睡眠-觉醒周期
D:可有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E:丘脑下部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下列MRI扫描参数中,直接影响采集时间的是()
A:重复时间(TR)
B:回波链长度(ETL)
C:回波时间(TE.
D:激励次数
E:矩阵
女性,38岁,月经不规则3年,闭经6个月,发现溢乳3个月,曾按"子宫发育不全"治疗无效,经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而来神经外科门诊。查体:肥胖体型,神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未见异常,其他神经系统检查也未见异常,双乳房发育中等,乳晕色浅,触压有稀薄乳溢出。行CT扫描见鞍内有19.6mm×14.8mm稍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鞍膈膨隆。患者行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意识障碍,经CT复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及脑积水,考虑下一步治疗措施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脑水肿采用脱水剂
B: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C: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D:发现术前、术后未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及时静脉给予补充
E:考虑糖代谢障碍,用10%葡萄糖溶液加以补充

病例:女性,40岁,车祸伤后1小时,伤后昏迷入院。查体:GCS7分,瞳孔左:右=4mm:2mm,左侧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偏瘫,BPl70/100mmHg,HR60次/min,R12次/min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头颅平片
B:脑血管造影
C:腰穿
D:脑超声多普勒
E:头CT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检查显示:左额、颞底面广泛脑挫裂伤伴左额、颞叶脑内血肿,量约60ml,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右移位1.5cm,考虑受伤出血的机制为()。
A:左额、颞部位的冲击伤所致
B:左额、颞部位的对冲伤所致
C:左枕部的加速性损伤所致
D:右枕部的减速性损伤所致
E:以上均正确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针对该病人,最适宜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A:绝对卧床休息
B:对照CT观察
C:腰穿放液减压
D:大量应用激素
E:急症开颅手术

男性,40岁,3天前头部外伤,当时无意识障碍,2小时后出现头痛,抬高头位时加剧,伴恶心、呕吐,平卧后可减轻。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未见异常。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首先应( )
A:脑血管造影
B:MRI
C:腰穿测压
D:脑电图
E:气脑造影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考虑( )
A:良性颅内压增高
B:神经性头痛
C:脑震荡
D: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E:脑挫裂伤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治疗正确( )
A:20%甘露醇250ml12小时一次静点
B:镇静
C:头高足低位
D:脑室穿刺引流
E:平卧位,增加液体摄入量
男,50岁,左侧耳鸣3年,左耳聋1年,口角右偏1周,最可能的病变部位为()。
A:鞍区
B:左小脑脑桥角
C:左侧脑桥
D:左侧延髓
E:以上都不是
脑梗死超早期诊断可依赖()
A:CT
B:MRI
C:MRA
D:DWI
E:PET/SPECT
腰椎滑脱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下腰部酸痛
B:肢体无力
C:大小便功能障碍
D:偏瘫
E:下肢浅、深感觉减退或消失等
下面关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B:一级预防是针对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开展预防工作
C:一级预防主要是控制和治疗危险因素
D:二级预防是针对发生过脑血管病的患者开展预防工作
E:二级预防主要是在控制和治疗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微小脑挫伤灶及早期脑梗死的显示,常需进行()。
A:CT平扫
B:CT增强扫描
C:MRI
D:PET
E:SPECT
患者男性,60岁。因“头部摔伤,后枕部着地,一过性意识障碍,清醒后频繁呕吐”来诊。入院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病理征阴性。颅脑CT提示:左侧枕部横窦上下方双凸透镜形高信号影,考虑硬膜外血肿形成,量约20ml。在准备手术过程中,患者意识加深,呼吸浅快。遂紧急开颅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呈嗜睡状态,24小时后患者意识清醒,拔除气管插管。 有关颅后窝血肿正确的表述有()
A:颅后窝血肿包括小脑幕以下的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及多发性血肿
B: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C:占全部颅内血肿的2.6%~6.3%,易引起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D:死亡率高于幕上血肿
E:多见硬膜外血肿,出血来自横窦,也可来自窦汇、枕窦或乙状窦等
F:少见硬膜下血肿,出血主要来源于小脑表面的血管或注入横窦的静脉破裂
G:小脑内血肿多见,多因小脑半球挫裂伤引起,且血肿多为双侧
H:有1/3合并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以对冲部位的额叶底部和颞部硬脑膜下血肿多见
脑缺血、缺氧的初期为血管源性脑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