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高铁线路工

采用()的方式,对正线钢轨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
A:以大型钢轨探伤车为辅
B:以大型钢轨探伤车为主
C:以小型钢轨探伤仪为辅
D:以小型钢轨探伤仪为主
施工维修防护的设置与撤除,由()决定。
A:施工负责人
B:点负责人
C:现场防护员
D:把关人员
高速及城际铁路工务线路维修作业方案应明确()。
A:作业项目
B:作业工作量
C:作业方法
D:人员分工
线路上弹条扣压力范围为120-180N·m。
当作业需要打开红外线时,按住()键。
A:SHIFT+F11
B:SHIFT+F9
C:SHIFT+F7
D:SHIFT+F5
CN系列无缝道岔尖轨尖端允许伸缩位移为(),超过允许值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
A:±20
B:±30
C:±40
D:±50
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主要有道岔钢轨件、弹性扣件、道岔板、底座等组成。
高速道岔双滚轮:滚轮滑床板表面与尖轨轨底理想空隙应该是(),调整好滚轮后,内侧滚轮与岔轨间的空隙是1mm,内侧滚轮的高度是2mm,外侧滚轮的高度是3mm。
A:1mm
B:2mm
C:0mm
D:1.5mm
高速道岔铺设混凝土支承层施工精度,高程±5mm,中线10mm,表面平整度()。
A:1mm/4m
B:2mm/4m
C:3mm/4m
D:5mm/4m
按《CRTSⅠ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下列普通轨道板裂缝宽度为Ⅱ的是()。
A:0.2
B:0.3
C:0.4
D:0.5
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在第一层土工布上铺设聚乙烯薄膜,薄膜不得起皱,接缝采用胶接方法,接缝长度和最小单块长度的要求同第一层土工布,熔接采用电烙铁使其接缝充分融合,满足滑动系数的要求。
无砟岔枕如不设置支撑孔,则该岔枕适用于支撑岔枕的施工方法。
CRTSⅡ型板长度为()mm,宽度为2550mm,厚度为200mm。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轨道板由道岔钢轨件、()、岔枕、()板及底座等组成。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路基和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组成。
A:桁架式预应力岔枕
B:道床板
C:底座
D:水泥乳化沥青填充层
弹条Ⅳ型扣件弹条就位以其小圆弧内侧与预埋铁座端部应顶紧,不得留有缝隙。
区间轨钢轨头部侧面磨耗等于10mm为轻伤钢轨。
动检车(轨检车)高低检测基长分为短波不平顺和长波不平顺两种,长波不平顺检测基长为()
A:1.5~42m
B:1.5~70m
C:1.5~18m
D:1.5~6.25m
每组道岔设置5对位移观测桩,即岔前、岔后、限位器、距离道岔前后各()m处均设位移观测桩。
A:30
B:50
C:60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排水通道应保持畅通,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正线道岔号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正线道岔应采用可动心轨道岔
B: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C: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18号道岔。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12号及以上道岔。
D:始发或终到车站以及改、扩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
动态检测是指在有荷载作用情况下的线路几何状态检测。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门时对上道人数、工机具和材料有何规定?
辙叉轨距不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多组捣固机械同时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m,走行应保持同步。
A:2
B:3
C:4
D:5
高速铁路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
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设计允许速度(设计有预留速度时按预留速度)进行计算并设置。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mm。
WJ-7型扣件铁垫板下调高垫板按厚度分为6mm和10mm两种规格。
以下作业项目属于是维修项目的是()。
A:轨道精调
B:灾害监测系统的维修与更换
C:防护栅栏外的工务设备检查
D:钢轨、道岔大型养路机械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