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下面是对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相同的是()
A:搓,躏,杂,猿
B:系,岸,提,锋镝
C:谢,刻,堡,
D:栏,瑚,除,蹒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2017年2月某日,武汉地铁上一名年轻男子睡着后,手中握的手机屏幕上打下了这几个字:“需要让座请叫我”。 他的这一举动,被其他乘客拍下上传到网上,迅速得到传播,不到两天时间,视频浏览量已超过1900万。传播正能量。 根据此材料,自拟题目,写600字议论文。 立意:传播正能量 真善美。 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正能量。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需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B:碳排放过量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如果不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C: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取代,很少有人能自始至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D:国产电影中使用方言,虽然符合电影的真实再现原则,但就怕有些演员蹩脚的方言不能添彩,反而弄巧成拙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指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
C:古人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患难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耐力大小,事情长久了才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坏。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听、()和读,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
A:家长关系
B:家庭文化活动
C:家庭藏书
D:家庭亲友交往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陈瑄列传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潜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l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瑄任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B: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C: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D: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以瑄漕运。董:督察
B:水势置闸四十有七。相:省视,察看
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经理:处理,料理
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失误:疏忽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 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 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 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 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 ⑤更民运为兑运 ⑥溶河有德于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给浮嚣以_____,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_____,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安静,明亮,韵味
B:宁静,灵动,风韵
C:僻静,色彩,蕴味
D:幽净,意义,意味
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符合时代的需要
B:体系科学
C:语言文字规范
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阅读下面两位老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总结文意环节分别设计的问题,分析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式的提问?为什么? 教师甲: 师:“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师乙: 师: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本。
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 (1)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2)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下面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桑梓是家乡的别称;社稷是国家的别称;令尊、令堂、老朽都是对别人的尊称。
B:《朝花夕拾》是鲁讯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总题是“旧事重提”,我们所学过的《藤野先生》、《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都出自这部作品。
C:培根和莫泊桑分别是英国、法国作家;莱蒙托夫和兰斯顿•休斯分别是俄罗斯、美国诗人。
D:成语“温故知新”“舍生取义”“愚公移山”分别出自于《论语》和《孟子》、《老子》。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教材编写要以()为指导,坚持面向(),面向(),面向()。
古诗文填空。 (1)(),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4)杜甫《春望》中“(),()”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中“(),(),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
A:张志公
B:吕淑湘
C:叶圣陶
D:王力
教育要求应控制在()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
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
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
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合作是一种顺从,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下面人物不属于朦胧诗派代表人物的一项是()。
A:徐志摩
B:舒婷
C:顾城
D:杨炼
语文教学的目标有()。
A:识字与写字目标
B:阅读目标
C:写作目标
D:口语交际目标
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妈妈!” 母亲说“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