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血液内科学高级职称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
A: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
B:外周血中找原粒细胞
C:外周血中找有核红细胞
D:骨髓检查
E:以上都不是
男性,35岁,发热伴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余,经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确诊为中高度恶性NHL。 NHL累及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 )
A:回肠
B:空肠
C:胃
D:结肠
E:直肠
巨幼细胞贫血是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__。
缺铁性贫血采用铁剂治疗后,观察疗效最早的指标是( )
A:血红蛋白的上升
B:网织红细胞增加
C: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
D:骨髓红系细胞形态恢复
E: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恢复正常
贫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A:心脏扩大
B:皮肤和粘膜苍白
C:窦性心动过速
D:食欲不振、腹胀、恶心
E:反甲征
骨髓增生性疾病
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 )
A:30kg
B:36kg
C:45kg
D:56kg
E:25kg
女性,27岁,鼻出血伴全身不适10天。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淋巴结黄豆至蚕豆大小,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L,血小板12×10/L。 此患者住院后出现头痛伴颈项强直,最佳治疗方案为( )
A:抗生素
B:化疗+鞘内注射MTX
C:免疫抑制剂
D:输血
E:镇痛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的变化有( )
A:血容量增多
B:有效滤过压增高
C:细胞内液减少
D:组织液容量增多
E: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
下列哪一项检查对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 )
A: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B:血清胆红素测定
C:红细胞寿命测定
D:尿中尿胆原检查
E:粪胆素原测定
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易见于( )
A:新生儿
B:成年男性
C:有多次妊娠史妇女
D:老年人
E:儿童

男性,55岁。乏力、消瘦伴上腹胀满半年余。查体:肝肋下2cm,脾平脐。Hb100g/L,WBC110×10/L,PLT198×10/L,白细胞分类:原粒5%,早幼粒3%,中幼粒10%,晚幼粒12%。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不需做哪项检查( )
A:骨穿
B:骨髓活检
C:NAP积分
D:骨髓染色体
E:血小板功能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骨髓纤维化
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类白血病反应
D: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合适的首选治疗是( )
A:马利兰
B:羟基脲
C:苯丁酸氮芥(瘤可宁)
D:阿糖胞苷
E:化疗联合干扰素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_______,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_______。
男,12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3.2×10/L,血小板30×10/L,治疗应首选( )
A:氯化钴
B:康力龙+环孢素A
C:脾切除
D:泼尼松
E:骨髓移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继发于以下疾病,但除了( )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恶性淋巴瘤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卵巢皮样囊肿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中,非特异性脂酶阳性,但能被氟化钠抑制,属于( )
A:AML-M3
B:AML-M6
C:AML-M1
D:AML-M2
E:AML-M5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 )
A:雄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肾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血管紧张素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
凝血时间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
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收缩良好( )
A:凝血活酶形成障碍
B:凝血酶形成障碍
C:纤维蛋白形成障碍
D:血小板疾病
E:血管性疾病
父母红细胞ABO血型分别为A与B,子代可能出现的血型为( )
A:A
B:AB
C:A、B、O
D:A、B、O、AB
E:A、B、AB
下列关于白细胞自身特有抗原说法哪项不正确( )
A:在中性粒细胞上还存着特异性同种抗原,具有遗传的多态性
B:用凝集试验和粒细胞毒试验可有检出中性粒细胞特有的同种抗原
C:检出中性粒细胞抗原的血清主要是来源于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D:特异性同种抗原具有遗传的多态性
E:以上均不正确
血红蛋白病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首选( )
治疗霍奇金病首选( )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首选( )
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 )
A:DA方案
B:MP方案
C:CHOP方案
D:ABVD方案
E:VDlP方案
何者红细胞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
何者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正常( )
何者骨髓贮存铁增加(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蚕豆病( )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
严重烧伤( )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DIC高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的实验指标( )
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实验指标( )
A:血小板增加
B:纤维蛋白原降低
C:PT缩短
D:3P试验(+)
E:Hb降低
DIC的治疗,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 )
A:抗凝治疗
B: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C:积极抗休克
D:消除病因
E:输血
下列哪项关于脐血造干细胞移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较同类骨髓移植(BMT)少而轻
B:一人份脐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可供成人移植之用
C:脐血采集不对供者造成任何痛苦和不利影响
D:脐血造血细胞能长期保存,可作为自体移植应用
E: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活所需时间较长
鉴别再障与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的依据是( )
A:贫血的程度
B:感染的程度
C:出血的部位
D: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E:白细胞数目
女性,26岁。高热、寒战、腰痛2天,尿呈酱油色。血红蛋白36g/L,红细胞1.60×10/L,网织红细胞50%。下列处理方法适宜的是( )
A:输新鲜全血
B:输浓缩红细胞
C:输洗涤红细胞
D:输血浆
E:脾切除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 )
A:细胞内液
B:唾液
C:细胞外液
D:胃液
E:汗液
0.9%NaC1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 )
A:胶体渗透压
B:K+浓度
C:Na+浓度
D:Ca+浓度
E:总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