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皮肤与性病学高级职称

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
B:发热、出血、低血压
C: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D:发热、出血、腰痛
E:发热、出血、低血压、肝损害
患者,女,35岁,产后50天,自觉乏力,自汗,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处方中有党参、黄芪、当归、茯苓、山药、甘草。关于上述药物的药性理论正确的是()。
A:药物大多具有补益之功
B:药性多属酸涩收敛之品
C:药物升浮之性明显
D:药物具有沉降之性
E:部分药物毒性猛烈
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功用的方剂是()。
A:苏子降气汤
B:橘皮竹茹汤
C:丁香柿蒂汤
D:旋覆代赭汤
E:清气化痰丸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A:汗法、吐法
B:下法、清法
C:宣法、通法
D:清法、补法
E:和法、温法
关于流注,正确的说法是()。
A:是发生于骨与关节的脓肿
B:其持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
C: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D:因产后所引起的叫“瘀血流注”
E:髂窝部流注约一个月左右成脓
百合固金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生地、枳壳
B:玄参、桔梗
C:杏仁、胡麻
D:麦冬、生姜
E:白芍、阿胶
组成中不含人参、甘草、大枣的是()。
A:半夏泻心汤
B:理中丸
C:小柴胡汤
D:橘皮竹茹汤
E:旋覆代赭汤
下列腧穴中,针刺时适合用提捏进针法的是()。
A:百会
B:太阳
C:头维
D:下关
E:印堂
固冲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
A:生杭芍
B:茜草
C:五倍子
D:白术
E:龙骨
有头疽的整个病程为:()。
A:一周
B:二周
C:三周
D:四周
E:五周
行皮肤活检术取标本时,应选择:()。
A:早期皮损中央部分
B:不应包括皮下组织
C:晚期皮损
D:不再变化的皮损
E:活动边缘皮肤
下列描述对提示AIDS诊断无意义的是()。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C:口腔毛状白斑
D: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
瘿病的主要病因有()。
A:气虚
B:气滞
C:血虚
D:血瘀
E:痰凝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A:15°左右
B:25°左右
C:30°左右
D:45°左右
E:60°左右
下列各项,不属于茯苓丸组成药物的是()。
A:枳壳
B:半夏
C:甘草
D:生姜汁
E:风化朴硝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
A:按之无益
B:痛甚不可按
C:喘动应手
D:痛甚不休
E:按之痛止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是()。
A:相须、相使
B:相杀、相反
C:相须、相恶
D:相杀、相畏
E:相畏、相使
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辨证要点是()。
A:眩晕耳鸣,舌苔白滑,脉弦滑
B:咳嗽痰多,食少胸痞,舌苔白腻,脉滑
C: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D: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
E:癫狂惊悸,大便干燥,苔黄厚腻,脉滑数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A:和胃消痞,散结除痞
B: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C: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D: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E:泻火解毒,燥湿消痞
梅毒肝经湿热证宜用:()。
A: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丹皮、赤芍
B:八正散
C:黄连解毒汤
D:三妙散
E:知柏地黄汤
疖的特点:()。
A:易脓、易溃、易敛
B:易成走黄之势
C:易内陷
D:易溃而不易敛
E:多伴全身症状
头针针刺手法,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到()。
A:50次左右
B:100次左右
C:150次左右
D:200次左右
E:300次左右
疣的内治法哪一项不适宜:()。
A: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B:清化湿热,活血化瘀
C:养血润肤,祛风消疣
D:清热解毒祛疣
E:清热活血化瘀
如果考虑多形红斑,其典型临床依据是:()。患者男,32岁,躯干、双腿起紫红色斑片,丘疹1年,瘙痒明显,部分红斑上有小水疱。
A:口腔粘膜糜烂
B:可有红斑、丘疹、水疱
C:瘙痒或灼热
D:发热
E:水肿性红斑呈虹膜样改变
十二经脉命名的依据是()。
A:根据五行学说
B:根据阴阳学说
C:根据经脉循行部位
D:根据脏腑功能
E:根据脏腑相络属关系
驱虫剂的适宜服法是()。
A:饭前服
B:饭后服
C:临卧空腹服
D:腹痛即时服
E:以上都不适宜
苓桂五味姜辛汤的功效是()。
A:温肺化饮
B:清热化痰
C:润肺止咳
D:燥湿化痰
E:以上都不是
十五络是指十二经脉,再加上:()。
A: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B:冲任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C:督带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D:阴阳维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E:阴阳跷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瓜藤缠属于下肢的哪一类型炎症:()。
A:皮肤血管炎
B:皮肤淋巴管炎
C:皮肤血管周围炎
D:静脉炎
E:脂膜、脂肪小叶炎症
下列针灸治疗体现循经取穴的是()。
A:肚腹三里留
B:头项寻列缺
C:面口合谷收
D:多汗取复溜
E:乳少取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