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传染病学主治医师
引起疟疾远期复发的根源是()
A:速发型子孢子
B:迟发型子孢子
C:裂殖子
D:配子体
E:囊合子
猪肉绦虫引起()
A:牛肉绦虫病
B:囊尾蚴病
C:泡型绦虫病
D:囊型包虫病
E: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狗
C:蚊虫
D:家鼠
E:患者
姜片虫的终宿主是()
A:人和猪
B:扁卷螺
C:淡水螺
D:钉螺
E:淡水鱼虾
男性,12岁,8月10日来诊。腹泻1天,黄色水样便,共20次,呕吐4~5次。无发热,无腹痛。尿量减少。BP:70/50mmHg。眼窝凹陷,口舌干。本病最可能的诊断()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胃肠炎
D:霍乱
E:急性阿米巴痢疾
男性,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3天就诊。体检:体温38.6℃,睑结膜充血,心率90次/min,两肺(-),按"上感"治疗,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化验:WBC21.6×10
9
/L,N0.90(90%),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当用青霉素800000U及链霉素0.5g肌注后30分钟,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A: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mg静脉滴注
B: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
C: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D: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
E: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临床类型是()
A:脑膜炎型
B:肺出血型
C:黄疸出血型
D:流感伤寒型
E:肾功能衰竭型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
A:长期发热、皮肤黄染
B:发热、头痛、鼻塞、咳嗽
C:发热、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
D: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瘀点
E: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疼痛
男性,12岁,8月10日来诊。腹泻1天,黄色水样便,共20次,呕吐4~5次。无发热,无腹痛。尿量减少。BP:70/50mmHg。眼窝凹陷,口舌干。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
A:轻型病人
B:健康带菌者
C:中、重型病人
D:恢复期病人
E:以上均是
某男,30岁,渔民,持续发热20天,伴畏寒、腹痛腹泻,查体温39.3℃,脉搏82次/分,心肺(-),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扪及,白细胞16×10
9
/L,红细胞4.6×10
12
/L,血小板119×10
9
/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20,嗜酸性粒细胞0.35。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急性菌痢
C:急性血吸虫病
D:慢性血吸虫病
E:结核病
犬钩口线虫病()
A:含幼虫卵经口感染
B:感染性幼虫经口感染
C:囊蚴经口感染
D:感染性幼虫经皮肤感染
E:裂头蚴经皮肤感染
主要兴奋α受体的是()
A:多巴胺剂量为6~15μg(kg·分钟)
B:多巴胺剂量为2~5μg(kg·分钟)
C:多巴胺剂量为2~5μg/kg
D:多巴胺剂量为>20μg/(kg·分钟)
E:多巴胺剂量为6~15μ/kg
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
A: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
B: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
D:输血输入疟原虫
E: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
男性,28岁,农民。10天前捕鼠时被鼠咬伤,发热、头痛、腰痛3日,最高体温39.0℃,恶心,呕吐。查体:醉酒貌,背部及腋下可见搔抓样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10
9
/L,中性粒细胞72%,血小板34×10
9
/L。尿蛋白(+++)。患者入院后第2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冷汗,脉搏细数,血压60/30mmHg,急查指尖血糖5.0mmol/L,考虑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
A:低血糖
B:低血压休克
C:消化道大出血
D:自发性肾破裂
E:垂体性昏迷
F:脑出血
杀灭阿米巴滋养体用来治疗肝阿米巴病的药物是()
A:吡喹酮
B:甲硝唑
C:氯喹
D:苯妥英钠
E:乙胺嗪
以下哪项是有强大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佳的药物()
A:美托洛尔
B:胺碘酮
C:硝普钠
D:硫氮
酮(地尔硫
)
E:哌唑嗪
流行性乙型脑炎()
A:库蚊,按蚊
B:雄性按蚊
C:雌性按蚊
D:螨虫
E:血液体液传播
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A:不同程度的发热,甚至迁延数月
B:皮肤出现过敏性皮炎或荨麻疹
C:咳嗽、呼吸困难、咯血
D:大量腹水,腹壁静脉曲张,并出现神志异常
E: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女性霍乱病人,输液4000ml后血压和尿量已恢复,但患者诉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肺底有湿性啰音,患者气促的原因是()
A:肺炎
B:呼吸窘迫综合征
C:急性肺水肿
D:气道梗阻
E:腹水
以发热、肾脏损害和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莱姆病
麻疹出疹在()
A:发热第2天
B:发热第3天
C:发热第4天
D:发热第5天
E:热退后
SARS的传播途径
不包括
()
A: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
D:实验室传播
E:虫媒传播
霍乱患者,出现腓肠肌和腹直肌部位痉挛疼痛,是由于()
A:肠毒素入血
B:代谢性酸中毒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E:二重感染
男,43岁,三周前去河北农村探亲,一周前开始寒战、发热、体温高达40℃,伴头痛,无恶心、呕吐,身上曾经起过红疹。体检及实验室检查:P110次/分,面色红,胸腹部少数斑疹,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肋下未及,脾侧位可及,凯尔尼格征阴性,巴宾斯基征阴性。血WBC4.5×10
9
/L,中性粒细胞75%,外-斐反应OX191:160(+)。该病例的诊断考虑为()
A:莱姆病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
D:斑疹伤寒
E:布鲁菌病
罗阿丝虫引起()
A:牛肉绦虫病
B:囊尾蚴病
C:泡型绦虫病
D:囊型包虫病
E: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病原体
B: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感染后免疫
C:传染源、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D: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E:病原体、传染源、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患者男,56岁。半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休息3~5分钟后缓解,平均每月发作3~4次,未诊治,1周前,无诱因出现心前区紧缩性疼痛,伴心悸及恐惧感,休息后无缓解,含服异山梨酯10mg两次,10分钟后可稍缓解。既往健康,吸烟26年,15~20支/日,饮酒少量。查体:P80次/分,BP12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律规整,心率88次/分,心音低钝,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cTnI2.5μg/dl,CK319U/L,AST72U/L,LDH328U/L,总胆固醇8.2mmol/L,低密度总胆固醇4.9mmol/L,三酰甘油1.7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80次/分,V
1
~V
5
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5~0.25mV,T波倒置。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诊断是()
A: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B: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C: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E:急性胰腺炎
男性,18岁。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min,肝肋下2cm,脾肋下1cm。化验:WBC4.0×10
9
/L,N0.62(62%),L0.35(35%),M0.03(3%),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经氯霉素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18天解黑便1次,量约50g。伤寒传染性最强时期是()
A:起病后第2~4周
B:起病后1~2周内
C:起病后1周内
D:潜伏期
E:恢复期
间日疟裂殖体增殖周期大致是()
A:48小时
B:72小时
C:36~48/小时
D:7日
E:12日
在感染性休克中,导致低血压的重要介质为()
A:白细胞介素-4
B:白细胞介素-10
C:白细胞介素-13
D:前列腺素E2
E:一氧化氮
对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最有价值的资料是()
A: 临床观察
B: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C: 脑诱发电位
D: 肌电图
E: 脑电图
患者男性,17岁,2天前曾在路边吃烤串。今日起畏寒、发热,并腹痛、腹泻、下坠感,大便每日5~6次,带黏液。查体:体温39℃,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经查便常规,为黏液脓便,镜检WBC10~15/HP,RBC偶见。考虑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关于该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志贺菌可产生内、外毒素
B:病后免疫力持久
C:主要病变位于直肠、乙状结肠
D:菌痢严重时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末端
E:慢性菌痢指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者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