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级中药师

规定国家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B:《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E:《新药注册管理办法》
每张应用到麻醉药品片剂、酊剂、糖浆剂的处方,其用量()
A:不得超过1日常用量
B: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
C: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D:不得超过5日常用量
E: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新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中,只要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协议、法律、条例等都要有透明度,是()
A: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和复审原则
B: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解决争端原则
E:最惠国待遇原则
动物类药材水分含量要求是()
A:3%~5%
B:5%~10%
C:5%~8%
D:7%~13%
E:8%~20%
属于仙方活命饮组成的药物是()
A:黄芩、栀子
B:金银花、陈皮
C:连翘、木香
D:黄连、桔梗
E:丹参、玄参
川乌的主治病证是()
A:寒痹证
B:阳虚证
C:寒痹证、阳虚证
D:热痹证
E:阴虚火旺证
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是()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E:15年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功效的药组是()
A:葫芦、冬瓜皮
B:茯苓、赤小豆
C:瞿麦、石韦
D:灯心草、冬葵子
E:茵陈、金钱草
《医药产品注册证》的有效期是()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下列各项,属水溶性栓剂基质的是()
A:固体石蜡
B:可可豆脂
C:甘油明胶
D:羊毛脂
E:凡士林
治疗风寒感冒,水肿脚气,应首选的药物是()
A:荆芥
B:香薷
C:生姜
D:细辛
E:防风
入汤剂宜布包煎的药物是()
A:贝壳、甲壳、化石及多种矿物药
B:芳香性药物
C:某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药物
D:较贵重的药物
E:胶质的药物
药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至少需要观察()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E:24个月
下列各项,属脾生理功能的是()
A:主血
B:统血
C:行血
D:活血
E:藏血
二陈汤中的君药是()
A:橘红
B:半夏
C:茯苓
D:乌梅
E:炙甘草
苦杏仁苷水解的最终产物中,毒性大的成分是()
A:龙胆双糖
B:苦杏仁苷元
C:苯甲醛
D:苯甲酸
E:氢氰酸
黄芪的功效是()
A:补气养阴,补脾益肾
B:补气健脾,升阳举陷
C: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D: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E:补气燥湿,止汗安胎
理中丸化裁人参汤属于()
A:药量增减变化
B:药味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君药的加减变化
E:药味加减与药量变化相结台
标签上必须印有规定标志的药品是()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植物药
D:生物药
E:医疗机构配置的制剂
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应当()
A:在首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B:除报告普通不良反应和特殊不良反应外,还应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年度汇总后,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C: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
D: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E: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为治久泻久痢圣药”的是()
A:肉豆蔻
B:赤石脂
C:罂粟壳
D:椿皮
E:五味子
不属于药品的是()
A:抗生素
B:化学原料药
C:血液制品
D:诊断药品
E: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
甘草泻心汤的组成是()
A:半夏泻心汤加生姜
B:半夏泻心汤减甘草用量,加生姜
C: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
D:半夏泻心汤加甘草用量
E:半夏泻心汤加甘草用量,加生姜
人参抗肿瘤的成分是()
A:人参皂苷
B:人参多糖
C:氨基酸
D:酶
E:微量元素
下列选项,不属于利胆退黄药组的是()
A:栀子、黄柏、秦艽
B:大黄、龙胆、苦参
C:郁金、虎杖、白鲜皮
D:垂盆草、茵陈、金钱草
E:柴胡、黄芩、川楝子
煅法可使质地坚硬的矿物、化石类药物达到质地酥脆,其主要原因是()
A:使药物色泽发生了变化
B:使药物失去了结晶水
C:清除了药物的杂质
D:使药物不同组分在不同方向胀缩的比例产生差异
E:产生了新成分
大秦艽汤属于()
A:平息内风剂
B:辛温解表剂
C:疏散外风剂
D:祛风化痰剂
E:温经散寒剂
补骨脂的功效是()
A: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B:补肾壮阳,收敛固涩,养肝明目,纳气平喘
C: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缓急止痛,纳气平喘
D: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E:补肾壮阳,固精缩尿,助阳益精,纳气平喘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属于()
A:一级召回
B:二级召回
C:三级召回
D:药品召回
E:安全隐患
半夏泻心汤所治心下痞是()
A:太阳病误下所致
B:少阳病误下所致
C:阳明病下之过早所致
D:阳明病误下所致
E:太阳病大下后,复发汗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