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疼痛学主治医师
C
5
神经根受压可出现()。
A:肱三头肌无力
B:拇指麻木
C:上臂外侧疼痛
D:桡骨膜反射减退
E:小指麻木
椎体钩外侧有()。
A:锥形体
B:椎间关节
C:棘突
D:椎动脉、椎静脉及交感神经丛
E:横突后结节
腹股沟水平()。
A:T
7
B:T
6
C:T
12
~L
1
D:L
1
~L
5
E:S
4~5
骨折治疗的目的和原则中,下述
不正确
的是()。
A: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之二是固定
B: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无论多久多难,都要使受伤部位恢复正常功能
C: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之一是复位,骨折复位也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
D: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尽快地恢复正常功能
E: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之三是功能锻炼
患者对刺激的反应超过正常。应当是()
A:感觉过敏
B:感觉倒错
C:感觉过度
D:感觉减退
E:感觉缺失
早期滑膜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可靠的鉴别诊断是()。
A:单一关节肿痛
B:血沉高于正常
C:X线照片关节变窄
D:经组织切片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
有关滑囊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临床上需与结核性、类风湿性滑囊炎相鉴别
B:瘦弱老妇久坐硬凳致坐骨结节滑囊炎
C:包块穿刺常为清晰黏液,如为血性需警惕恶变可能 D.长期穿尖而窄的皮鞋致
指滑囊炎 E.骨结构异常突出的部位经不断地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
关于疼痛的发生过程,以下选项
不正确
的是()。
A:膜电位的变化可引起神经冲动的发生
B:伤害性刺激可通过机械和化学作用影响痛觉感受器
C:膜电位的变化是全或无的
D:痛觉感受器可将伤害性刺激的能量转化为膜电位的变化
E:神经冲动的强度在传导过程中是非递减的
男性,60岁。颈肩痛3年,步态不稳4个月,近1个月来行走有踏棉花感,查体:Hoffmann征阳性,双膝腱反射活跃,双踝阵挛阳性。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属于()
A:脊髓型
B:颈型
C:交感型
D:椎动脉型
E:神经根型
下述多发性硬化(MS)的辅助检查中
不正确
的是()。
A:诱发电位:包括视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一项或多项异常
B:脑脊液淋巴细胞可达(100,1000)×10
6
/L
C:IgG鞘内合成:70%IgG指数增高;CSF寡克隆IgG带检出率高达95%,而血浆中缺如
D:脑脊液淋巴细胞正常或升高,在15×10
6
/L以内,不超过50×10
6
/L。蛋白轻度升高。可检测到MBP、PLP、MAG、MOG等抗体
E:CT及MRI:侧脑室角周围类圆形斑块,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脑干、小脑、脊髓可见长T
1
和T
2
信号
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的含水量逐渐减少
B:前纵韧带有防止椎间盘向前突出的作用
C:后纵韧带有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的作用
D:腰椎间盘较薄,有利于腰部较灵活的活动
E:腰椎间盘有缓冲压力的作用
肘关节注射常见的并发症是()
A:局麻药中毒
B:出血、血肿
C:全脊髓麻醉
D:韧带损伤
E:神经损伤
患者;男,36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个月入院,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右侧40°,右踇背伸肌力Ⅳ级,腰椎CT示:L
4~5
椎间盘右后侧突出,约5mm。经患者同意行经皮腰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采取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手术顺利。 术后卧床()。
A:4天
B:1天
C:3天
D:2天
E:5天
尤因肉瘤是()
A:良性骨肿瘤
B:恶性骨肿瘤
C:有恶性倾向的良性骨肿瘤
D:肿瘤样病变
E:继发性骨肿瘤
精神病患者禁用的是()
A:氯胺酮
B:氧化亚氮
C:依托咪酯
D:硫喷妥钠
E:丙泊酚
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A:25cm的区域
B:10cm的区域
C:20cm的区域
D:15cm的区域
E:30cm的区域
关于伤害性感受器,以下选项中
不正确
的是()
A:伤害性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组织
B: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
C:伤害性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中
D:伤害性感受器由Aδ类和C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
E:伤害性感受器对机械刺激敏感,对化学刺激相对不敏感
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纤维蛋白原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下列哪种致病菌?()
A:肺炎双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脑膜炎球菌
精神病患者禁用的是()。
A:硫喷妥钠
B:氯胺酮
C:依托咪酯
D:氧化亚氮
E:丙泊酚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其原理一般用局部电流学说来解释
B:有髓纤维呈跳跃式传导
C:无髓纤维比有髓纤维传导的快
D:膜外正电荷由静息部位移向兴奋部位
E:膜内正电荷由兴奋部位移向静息部位
女,58岁,颈肩痛2年,步态不稳3个月,近一个月来行走有踏棉花感,查体:Hoffmann征阳性,该患者不适合接受的治疗是()。
A:肩胛冈上窝注射
B:肩胛内上角注射
C:肩胛腋窝缘注射
D:肩胛脊柱缘注射
E:肩胛冈上切迹注射
男性,50岁。1年来腰背痛,半年来双下肢麻木无力,逐渐加重,大便正常,小便不畅。查体:双下肢肌力增高,下肢肌力四级,巴宾斯基征(+),脐部以下感觉减退。能明确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腰椎MRI
B:颈椎CT
C:胸椎MRI
D:脑脊液检查
E:颅脑CT
有无肘部肿胀、肿块、内或外翻畸形、连枷式关节等是()
A:形态检查
B:功能检查
C:疼痛检查
D: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征)
E:肘外翻挤压试验
患者俯卧屈膝位,检查者将其小腿上提或尽力屈膝,出现大腿前侧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应当是()
A:托马斯征(Thomas征)
B: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
C:健侧直腿抬高试验
D: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
E:股神经牵拉试验
下面对应用抗菌药物出现毒性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长期应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神经有毒性,可出现重听、耳鸣、耳聋、眩晕及定向障碍等症状,轻者停药后可恢复
B:胃肠反应:磺胺类药物、四环素族、红霉素等口服后常可引起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等
C:精神症状:一些患者应用庆大霉素后出现欣快感,个别人甚至成瘾
D:造血系统:氯霉素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磺胺类药、新生霉素等也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
E:肾损害:多黏菌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等,可引起肾损害;肝损伤:红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及头孢菌素等,大剂量亦可引起肝损害
视力、视野、与眼底是()
A:脑神经检查法
B:脊髓损伤检查法
C:上肢神经检查法
D:下肢神经检查法
E: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法
左股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经抗生素治疗2个月余,一般情况已趋正常,只有左大腿内侧有2个瘘管,时愈时患,近3天来突然体温升高,脉搏增速,白细胞12×10/L,中性87%,X线见左股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周围有新生包壳,内有死骨及死腔。这时最适宜处理是()。
A:清除死骨,肌瓣填塞死腔
B:彻底摘除死骨,切除瘘管,闭合伤口
C:摘除死骨,将死腔变成蝶状
D:摘除死骨,搔刮瘘管,伤口开放
E: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
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在哪一阶段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
A:凝固阶段
B:稀薄阶段
C:硬化阶段
D:黏稠阶段
E:产热阶段
胫骨前肌()。
A:使踝关节背伸、足内翻
B:使踝关节跖屈、足外翻
C:使踝关节跖屈、足内翻
D: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屈曲
E: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