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内分泌学高级职称
Schmidt综合征包括( )
A:DM
B:甲减
C: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D:甲状旁腺腺瘤
E:嗜铬细胞瘤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是( )
A:心率
B:血常规
C:甲状腺大小
D:突眼度
E:以上都不是
一例用短效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多次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白天尿糖全部阴性。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为确定患者有无“黎明现像”在上题所列的检查中,应选做哪项检查?()
A:12点(半夜)后的尿糖
B:糖化血红蛋白
C:半夜12点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
D:半夜12点后每2小时查血糖1次,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
E:半夜12点以后,每2小时抽血查血浆皮质醇、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素、血糖水平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在下列原因中哪项可不予考虑()。
A:夜间胰岛素不足
B:夜间肝糖原输出增加
C:Somogyi效应
D:黎明现像
E:临睡前加餐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上述检查排除了病人发生Somogyi效应和黎明现像的可能,则应如何处理()。
A:临睡前注射1次短效胰岛素
B:改用中效胰岛素
C:晚上胰岛素改为短效加长效胰岛素
D:临睡前加服1次达美康
E:临睡前加餐1次,同时加注1次短效胰岛素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应该如何确诊患者究竟夜间有无Somogyi效应()。
A:12点(半夜)后的尿糖
B:糖化血红蛋白
C:半夜12点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
D:半夜12点后每2小时查血糖1次,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
E:半夜12点以后,每2小时抽血查血浆皮质醇、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素、血糖水平
关于水在细胞外液中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弥散法则细胞外液中的水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
B:水从毛细血管的流出与水从细胞间隙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之间是动态平衡的
C:水从高浓度液向低浓度液中弥散
D:组织间液中水的化学势能大于血浆
E:决定水从毛细血管到组织间隙的力量是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负性组织压
皮肤色泽变黑很少见于()。
A:血色病
B:Addison病
C:肝硬化
D:嗜铬细胞瘤
E:重症Cushing病
一个怀疑有柯兴氏病的病人,下述检查有助于鉴别的是()。
A:血浆皮质醇增高
B: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被抑制
C: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被抑制
D:24小时尿17-OHCS增高
E:血葡萄糖增高
功能性垂体瘤中哪一种垂体瘤最常见( )
A:ACTH的腺瘤
B:催乳素瘤(PRL瘤)
C:分泌TSH腺瘤
D:分泌GH腺瘤
E:分泌FSH腺瘤
下列垂体瘤,应首选药物治疗的是()。
A:促性腺激素瘤
B:生长激素瘤
C:催乳素瘤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
E:促甲状腺激素瘤
性激素属于( )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蛋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患者,女性,41岁,复发性甲亢,甲状腺Ⅰ°肿大伴双侧叶结节,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但甲状腺无缩小,心率78次/分,血FT
3
,FT
4
正常应采用下述哪项治疗()。
A:继续原治疗
B:手术治疗
C:加用甲状腺素片
D:加大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E:减少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 )
A: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B: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初用药后2~3个月内
C:发生粒细胞减少时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恢复后再用
D: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内
E:各种抗甲状腺药物之间有一定交叉过敏反应
患儿男,11岁。因“身材矮小”来诊。父母身高中等。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否认有头颅外伤史及放射治疗史。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儿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A:GHD家系调查
B:确认是否有矮小与生长速度缓慢: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2SD
C:ITT试验
D:2个GHPS试验
E:生长速度曲线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特发性矮小是指()。
A:找不到原因的GHD缺乏
B:比同龄人身高低1.5SD
C:先天性营养不良
D:佝偻病
E:排除先天性、营养、代谢与内分泌原因后,身高比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身高小2SD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单纯性GHD需要()。
A:生长曲线有生长缓慢
B:IFG-1水平低
C:生长激素昼夜分泌节律紊乱
D:2项生长激素刺激试验GH降低
E:新生儿黄疸时间延长
H、血酮体
第1题,共1个问题
(配伍题)
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是( )
诊断糖耐量异常的指标是( )
鉴别1型和2型糖尿病最好的指标是( )
下列符合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
A:男、女发病率相当
B:HLA组型不同,临床表现相似
C:自身免疫现象对本病来说是非特异的
D:可表现为耳痛、失音
E:碘摄入相对较低地区短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较低
血管升压素是由垂体后叶合成分泌的。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A:严格代谢控制可防治或延缓临床肾病的发生
B: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对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有利
C:控制高血压可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
D:早期应用ACEI或ARB可减轻微量清蛋白尿
E: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口服降糖药以格列本脲较安全
糖尿病“三联病症”是指()。
A:糖尿病神经病变
B:糖尿病肾病
C:糖尿病眼病
D: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E:酮症酸中毒
患儿男,11岁。因“身材矮小”来诊。父母身高中等。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否认有头颅外伤史及放射治疗史。特发性矮小是指()。
A:找不到原因的GHD缺乏
B:比同龄人身高低1.5SD
C:先天性营养不良
D:佝偻病
E:排除先天性、营养、代谢与内分泌原因后,身高比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身高小2SD
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特征性变化是( )
A:热休克蛋白自激素结合区水解
B:IP3、DAG浓度升高
C:cAMP增加
D:cAMP减少
E:受体β亚单位上酪氨酸磷酸化
患者男,19岁,未婚,大学生,因“发现乳腺发育3~4年”来诊。患者体态偏胖。实验室检查:血清PRL>1000ng/ml(正常值1.90~25.00ng/ml),睾酮1.23ng/ml(成年男性正常值3.50~8.60ng/ml)。鞍区MRI:19mm×12mm×15mm占位。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垂体泌乳素微腺瘤
B:颅咽管瘤
C: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垂体病理性增生
D:垂体泌乳素大腺瘤
E:高泌乳素血症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治疗措施是()。
A:经蝶窦微创手术治疗
B:γ刀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C:内放射治疗
D: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后放射治疗
E: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在防治低血糖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因素
B:以上都正确
C:少饮酒
D:解除神经缺糖症状
E:加强合理用药
诊断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有意义的检查是( )
A:甲状腺结节扫描为冷结节
B:甲状腺结节扫描为热结节
C:甲状腺肿大,血管杂音
D:甲状腺肿大、质硬
E:结节性甲状腺肿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
A:白细胞<4×10
9
/L,中性粒细胞<1.5×10
9
/L
B:白细胞<3×10
9
/L,中性粒细胞<1.5×10
9
/L
C:白细胞<4.5×10
9
/L,中性粒细胞<2×10
9
/L
D:白细胞<3.5×10
9
/L,中性粒细胞<2×10
9
/L
E:白细胞<2.5×10
9
/L,中性粒细胞<1.5×10
9
/L
下列甲状腺功能检查,哪些受TBG的影响( )
A:血清TT3
B:血清TT4
C:甲状腺素结合试验
D:FT3
E:FT4
女性,30岁,妊娠3个月,多食,怕热,甲状腺稍大,血FT、FT↑,TSH↓,TSAb阴性,HCG显著↑。诊断考虑为( )
A:妊娠合并甲亢
B:HCG相关性甲亢
C:亚临床型甲亢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桥本甲状腺炎
主要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有( )
A:甲状旁腺素
B:1,25(OH)D3
C:甲状腺激素
D:糖皮质激素
E:PRL
女性,32岁,多次尿糖+~++,OGTT无异常,诊断考虑( )
A:轻型糖尿病
B:非葡萄糖糖尿
C:糖耐量减低
D:肾性糖尿
E:食后糖尿
男,32岁,双侧突眼并有明显充血、水肿、怕光、流泪,无任何甲亢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但作TRH兴奋试验时TSH不能被兴奋。诊断为( )
女,32岁,因甲状腺肿大来诊,检查T3、T4正常,但TSH减低,在排除下丘脑-垂体疾病、非甲状腺疾病等所致的TSH情况后可诊为( )
女,26岁,妊娠4个月,因例行查体时发现甲状腺一度肿大来诊,患者无任何甲亢症状,化验检查发现血TT3、TT4轻度增高,FT3、FT4、TSH、TSAb均正常。诊断为( )
A:Graves病
B:甲状腺功能正常型Graves眼病
C:亚临床型甲亢
D:T3型甲亢
E: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增高
抗甲状腺药停药的关键指征是()。
A:T
3
,T
4
正常
B:T
3
,T
4
正常,TRAB明显下降或转阴
C:TSH正常
D:rT
3
正常
E:临床甲亢表现消失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