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为确保样本质量易于控制,样本量应以少为好
男性,38岁,5年前发现HBsAg(+),近2年来数次出现ALT增高,经治疗后恢复,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亦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420IU/L。TbiL20μmol/L,HBsAg(+)。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指标证明抗病毒治疗有效()。
A:HBsAg(+),抗HBc(+)
B:HBeAg(+),HBV-DNA(-)
C:HBeAg(-),HBV-DNA(+)
D:HBsAg(+),抗HBe(+)
E:HBeAg转(-),HBV-DNA(-)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依据下列哪一项决定()。
A:抗HBc(+)
B:抗HBs(+)
C:HBeAg(+)
D:HBsAg(+)
E:抗HBe(+)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考虑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C:慢性乙型肝炎
D:慢性重型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频数表不能()。
A:反映频数分布的特征
B: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计算
C:便于发现异常值
D:精确估计算术均数的值
E:用于分类资料
提高临床依从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措施着手()。
A:使患者充分认识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B: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
C: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D:加强社会和家庭的督促和支持
E:加强对患者依从性的监测
男性,38岁。确诊为肝硬化3年,腹部进行性胀大半年,2天来腹痛,伴畏寒发热而住院。体检:慢性肝病面容,腹部膨隆呈蛙状,全腹有压痛,脾肋下3指,质硬,移动浊音(+),拟诊自发性腹膜炎及败血症。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厌氧菌
E:真菌
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的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置信区间为()。
A:30%~70%
B:35%~60%
C:37%~63%
D:40%~60%
E:45%~65%
对分类变量进行统计描述常用()。
A:平均数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相对数
E:几何均数
阿米巴肠病的最重要确诊依据是()。
A: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发现结肠溃疡
B:粪便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C:出现黏液脓血便,粪便检查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
D:粪便中查见夏科雷登结晶
E: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换用甲硝唑治疗有效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于本研究,较适宜的调查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普查
D:整群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分布,今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
A:18
B:9
C:3
D:81
E:36
下列哪项不是消灭疫源地的条件()。
A:传染病患者被治愈或被移走
B:传染病患者已被隔离
C:传染源污染的外环境已得到最终的消毒
D:传染病的接触者得到被动免疫保护
E:所有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后无续发病例发生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有效率为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
食品营养价值的取决因素()。
A: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B:营养素的数量是否充足
C:营养素的比例是否适宜
D: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程度
E:以上都包括
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某农村妇女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血细胞减少,其疾病的诊断可能是()。
A:肺炎
B:霍乱
C:痢疾
D:肝炎
E:副伤寒
患者,男性,8岁,居住于农村。因发热、头痛3天,加重2天住院。3天前患儿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头痛,大便每日2~3次,稀便。近两天来体温持续在39℃以上,头痛加重,并且出现恶心、呕吐,时有烦躁、抽搐。病前10天当地下暴雨,患者曾赤脚在水中玩耍。体检:T39.2℃,R20次/min,P88次/min,BP90/60mmHg。嗜睡,结膜充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无红肿。颈有抵抗,克氏征(±)。钩端螺旋体病的并发症包括()。
A:肾小球肾炎
B:反应性脑膜炎
C:后发热
D:闭塞性脑动脉炎
E:葡萄膜炎
下列哪一组疾病可以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鼠疫、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炭疽、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流感、风疹
某医生用甲药治疗某病病人13例,治愈8人;乙药治疗11例,治愈3人,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哪种方法更合适()。
A:μ检验
B:检验
C:校正检验
D:直接概率法
E:F检验
下列有关病例对照研究错误的描述是()。
A: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C: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常见而暴露罕见的情况
D: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罕见而暴露常见的情况
E:病例对照研究不能得出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结论
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评价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采用哪个指标()。
A:高血压发病率
B: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C: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D:生活方式中不良行为的改变率
E:以上都包括
下列哪一条是队列研究的缺点()。
A:不适用于少见病的病因研究
B:样本代表性差,易产生选择性偏倚
C:不能计算发病率
D:省人力、物力、财力
E:暴露测量不可靠,易产生信息偏倚
伤寒、副伤寒临床诊断标准,有以下症状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
A: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为时1~2周以上
B:发热时间较久
C:持续发热
D:持续性低热1个月以上
E:发热2个月以上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A:总人群中该病人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
E: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
四格表中,如果有一格子的实际频数为0()。
A:肯定需连续性校正λ2值
B:用非连续性校正λ2值
C:因为有T<1,不能用λ2检验,应当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
D:还需要知道n的大小和最小理论频数后才能确定是否可以用λ2检验及是否需对λ2值进行校正
E:一定不能用λ2检验

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1996年1月1日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0.4
B:8.0
C:10.0
D:1.6
E:2.0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
A:0.4
B:8.0
C:10.0
D:1.6
E:2.0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A:0.4
B:8.0
C:10.0
D:1.6
E:2.0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0.4
B:8.0
C:10.0
D:1.6
E:2.0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1996年该病的病死率是()。
A:4%
B:8%
C:10%
D:20%
E:30%
感染性腹泻广义是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其防治原则包括()。
A:注意改善中毒症状及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B: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必要时给予相应的病原治疗
C:采取相应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阻断疫情发展
D:对重点人群.集体单位及临时性大型工地应特别注意预防爆发和流行
E: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如病情允许,应继续进食(喂养)适宜的食物
F:一般及对症治疗;尽快查明传染来源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引起之肠道感染。常见的有()。
A:沙门菌肠炎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C:空肠弯曲菌肠炎
D: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
E: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
F:轮状病毒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针对此类病人。其临床表现均可有()。
A:发热
B:剧烈头痛
C:呕吐
D:腹泻
E:腹痛
F:恶心
具有迟发性神经毒作用的农药是()。
A:有机磷类
B:氨基甲酸酯类
C:拟除虫菊酯类
D:有机砷类
E:有机氯类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A:吸烟
B:长期精神紧张
C:体力活动强度大
D:体重超重和肥胖
E:高脂肪、高钠饮食
肿瘤的死亡率最常表示为()。
A:百分率
B:千分率
C:万分率
D:十万分率
E:百万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