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SCL蛋白质沉淀物产生的原因是热消毒。
屈光不正往往是引起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公式计算,80岁的老年人调节幅度应为()。
A:0D
B:—5D
C:—3D
D:3D
裂隙片验光时进行雾视的目的是()。
A:为了避免眼调节的影响
B:为了避免眼集合的影响
C:为了避免高阶像差的影响
D:为了避免心里暗示的影响
在瞳距仪上两角膜之间的距离是用()来代表的。
A:VD
B:PD
C:RD
D:LD
人出生时眼的屈光状态大多数为正视眼状态。
非黄斑区只有()
A:锥细胞和杆细胞
B:杆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锥细胞
中国正常人眼压范围为()。
A:1.47~2.79千帕(11~21mmHg)
B:0.67~8.01千帕(5~60mmHg)
C:0.67~1.47千帕(5~11mmHg)
D:2.79~8.01千帕(21~60mmHg)
组织学上可将角膜分为5层,由前向后依次为:()。
A: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B:内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
C: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D:上皮细胞层、内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
如近视为3.0D,远点在33Cm,近点在8Cm,那么他的调节程度为()。
A:9.5D
B:9.0D
C:8.5D
D:8.0D
有关角膜接触镜配戴舒适度的评估内容,错误的是()。
A:评估戴镜者的不良反应
B:评估镜片材料的适应性
C:评估镜片的清洁度
D:评估镜片的软硬度
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评估时发现结膜压痕可能是配适偏松。
应用焦度计进行RGP镜片光度测量时,RGP要求吸干镜片表面液体后进行测量。
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时看中距离、近距离时头部后仰,可能的原因是()
A:镜片太高
B:加光不够
C:远用处方不正确
D:加光过大
对角膜接触镜镜片氧传导性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A:镜片的湿润性
B:镜片的Dk值
C:镜片的厚度
D:材料的含水量
下列关于角膜结构分层正确的说法是()。
A:角膜结构从内至外分别是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
B:角膜结构从内至外分别是内皮层、后弹力层、基质层、前弹力层、上皮层
C:角膜结构一共分为4层
D:角膜结构从内至外分别是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共4层
勒克斯是()的单位。
A:光通量
B:光亮度
C:光照度
D:光流量
SCL引起急性红眼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更换污染的镜盒
B: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同时可以继续配戴SCL
C:镜片配适变松
D:更换污染的镜片
一灯光与屏幕相距1米,置+7.0DS透镜于两者之间,欲成像清晰,透镜的位置应放置在距屏幕()处。
A:50厘米处
B:0.827m或0.173m
C:0.62m或0.38m
D:0.45m
平行光线通过交驻贺柱镜后形成()。
A:史氏光椎
B:史氏圆锥
C:特纳氏圆锥
D:特纳氏光锥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发生的展衍现象叫做散射。
含有视紫红质,感弱光的视细胞是()。
A:锥体细胞
B:杆体细胞
C:色素细胞
D:柱状细胞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的底向标示法分为360度底向标示法和直角坐标底向标示法。
A:球透镜度
B:柱透镜度
C:三棱镜度
D:散光镜度
变色玻璃镜片的变色原理是()。
A:材料中的氯化银在阳光下分解成银而达到变灰色目的
B:材料中的氯化银在阳光下为合成状态无色,在无光状态下有色
C:材料中的氯化银在阳光下为合成状态有色,在无光状态下呈离子态无色
D:材料中的氧化镐在阳光下为合成状态有色,在无光状态下呈离子态无色
由一点发出的光束是()。
A:像散光束
B:平行光束
C:会聚光束
D:发散光束
角膜接触镜镜片的基弧曲率半径不变,直径越大,矢高越小。
验光试片过程,一般的做法是按检影结果()使远视力提高,再作其他的处理。
A:先加球镜度
B:逐加球镜度
C:先加全部镜度
D:先加全部镜度的二分之一
下列不属于屈光性近视的是()。
A:轴性近视
B:屈光指数性近视
C:调节性近视
D:曲率性近视
下列()不是角膜接触镜的离心浇注法的特点。
A:后表面可制作成抛物线弧的非球面
B: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
C:可制作凹透镜,也可制作凸透镜
D:镜片可重复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