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物证搜集时,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A:尽量保护原始证据
B:不损坏原始证据
C:减少损坏原始证据
()是社会消防管理的基本单元。
A:单位
B:公安机关
C:学校
D:公民
粉尘综合治理八字方针中,“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指的是()。
A:教
B:管
C:检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年满()周岁。
A:14
B:16
C:18
D:20
损失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复查等对应措施属于事故应急管理的()阶段。
A:预防
B:预备
C:响应
D:恢复
下列不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是()。
A:个体防护
B:故障—安全分析
C:设置薄弱环节
D:隔离
安全色规定为()四种颜色。
A:红
B:白
C:黄
D:绿
E:蓝
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发生的不期望的后果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生产经营单位就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监督管理由()。
A: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
B: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
C: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的情形,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复工复产
B:发生事故或险情
C:发生人事变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A:口头
B:书面
C:非合作
D:合作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行为作业。
A:10米
B:2米
C:3米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A:主要负责人
B:主管负责人
C: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并按国家规定经过()批准。
A:工商行政部门
B:劳动行政部门
C: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D:管理矿山企业的安全部门
以下哪项是《精神卫生法》要求用人单位的行为是()。
A: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B: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
C:患者的工作环境无需特殊化
D: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之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安全第一”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B:优先考虑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C:安全与生产始终处在对立面,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D: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生产的其他目标
厂务公开工作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每年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的锅炉包括()
A:新锅炉运行的最初三年
B:实际运行时间超过8年的锅炉
C:汽改水的锅壳式锅炉
D:实际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锅炉
E:新锅炉运行的最初两年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车间标准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作业场所。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V。
A:30V
B:40V
C:50V
D:60V
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三种对策中不包括()。
A:工程技术的对策
B:引进先进设备的对策
C:安全教育的对策
D:安全管理的对策
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包括()。
A:出现职业特征
B:抗病能力下降
C:引发智障
D:引发职业病
壳牌将安全工作分为两个部分()。
A:设计、设备及程序的安全
B:环境中存在对安全的影响因素
C:人们对安全的态度和行为
D: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E:安全教育和培训
带徒师傅一般应当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成绩突出,善于“传、帮、带”,没有发生过“三违”行为等条件。
A:1
B:2
C:3
D:5
工会()维护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A:依法
B:依贯例
C:经单位同意
库存物品的储存,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M,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 M,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0.3M  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M。
A:1
B:2
C:0.5
D:0.3
安全电压应不高于().
A:48V
B:42V
C:36V
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即称作非电离辐射。主要指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非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主要是通过“()”引起的,即通过生物组织的“灼热”作用,使生物组织产生病变。
A:光效应
B:热效应
C:物理效应
D:化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