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眼科高级职称
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阵作,痰少而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属()
A:热邪壅肺
B:胆郁痰扰
C:肝火上炎
D:肝胆湿热
E:肝火犯肺
治疗风热面痛,除主穴外,应加用()。
A:列缺、风门
B:曲池、尺泽
C:太冲、三阴交
D:血海、膈俞
E:太溪、肾俞
辨别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发热
B:恶寒
C:头痛
D:脉浮
E:舌苔薄白
引起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伤寒
B:化脓性感染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脾功能亢进
E:病毒感染
在配伍上体现一则养肝血以宁心神,一则清内热以除虚烦的方是()。
A:酸枣仁汤
B:朱砂安神丸
C:天王补心丹
D:归脾汤
E:安宫牛黄丸
眼内出血的原因常责之于()。
A:气
B:痰
C:湿
D:瘀
E:血
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一室,其病机是()。
A:痰火扰乱心神
B:心胆气虚,心神所养
C:痰浊蒙闭心神
D:肝风挟痰上逆,阻闭清窍
E:精气大伤
由大黄、芒硝、桃仁、桂枝、甘草组成的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
B:大承气汤
C:桃核承气汤
D:凉膈散
E:生化汤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相同临床表现的是()。
A:面红目赤
B:头晕目眩
C:腰膝酸软
D:急躁易怒
E:脉弦
足少阳胆经的起、止穴分别是()。
A:瞳子髎、足窍阴
B:听会、足窍阴
C:丝竹空、足窍阴
D:瞳子髎、足临泣
E:丝竹空、足临泣
砒石的内服剂量是()。
A:0.05~0.1g
B:0.015~0.03g
C:0.002~0.004g
D:1.5~3g
E:0.01~0.05g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编著者是()。
A:路际平
B:陆南山
C:姚和清
D:陈达夫
E:庞赞襄
镇肝熄风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有()。
A:怀牛膝
B:生龟板、生牡蛎
C:生杭芍
D:川楝子
E:生龙骨
乳胶凝集法测抗链“O”,正常参考值是()。
A:<500U
B:<600U
C:<800U
D:<900U
E:<1000U
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的情志因素是()。
A:过度愤怒
B:喜乐过度
C:过度悲忧
D:突然受惊
E:思虑过度
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
A:枳实
B:青皮
C:沉香
D:川楝子
E:绿萼梅
风热犯肺证与肺热炽盛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
A:发热口渴
B:气喘
C:咳嗽
D:咽喉肿痛
E:脉浮数
瘀血内阻,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可见到的是()
A:口干但不欲饮
B:口渴饮水不多
C:口渴喜热饮
D: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E:口渴喜冷饮
上胞下垂在《目经大成》中称为()。
A:睢目
B:侵风
C:目睑垂缓
D:睑废
E:目病
下列疾病两肺满布干啰音的是()。
A:支气管异物
B:支气管肺炎
C:支气管扩张
D:支气管哮喘
E:支气管肺癌
郑声的病机是()
A:热扰心神
B:痰火扰心
C:心气大伤
D:痰迷心窍
E:心气不足
与水湿痰饮的形成相关的脏腑是()。
A:肺
B:膀胱
C:三焦
D:脾
E:肾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牡蛎、龙骨
B:羚羊角、钩藤
C:桑叶、菊花
D:牛黄、磁石
E:全蝎、蜈蚣
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
B:舌苔的厚薄
C:舌苔的颜色
D:舌苔的真假
E:舌苔的润燥
醋制的作用有()。
A:醋炒五灵脂矫味和矫臭
B:醋制延胡索以增强活血止痛
C:醋制芫花、甘遂、大戟以降低毒性
D:醋炙香附、柴胡以增强疏肝止痛
E:醋炙麻黄、紫菀、款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
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应属()
A:胃阳虚证
B:胃气虚证
C:饮停胃肠证
D:胃阴虚证
E:胃寒证
芒硝的功效是()。
A:泻下攻积
B:泻下逐水
C:润燥软坚
D:润肺止咳
E:清热消肿
颊车的取穴法是()。
A:固定标志取穴法
B:活动标志取穴法
C:指寸法
D:骨度分寸法
E:简便取穴法
现代中医认为进行以下哪些检测,可能有助于对鹘眼凝睛的正确诊断()。
A:甲状腺功能
B:肝功能
C:磁共振扫描加X线摄片
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E:视觉诱发电位
既能辛温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防风
E:牛蒡子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