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是正负两种胶体的电荷中和而导致()析出成囊。
测试结果和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
A:专属性
B:精密度
C:准确度
D:检测限
E:线性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是()
A:肾性贫血
B:同化激素
C:血容量扩充药
D:乳酸血症
E:经肝脏氢化后才具有活性
关于纳米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靶向性
B:粒径为10~1000nm
C:具有缓释性
D:可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E: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
下列关于软膏剂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性基质对皮肤有软化保护作用,且易清洗
B:水溶性基质释放药物较快
C:水溶性基质可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创面
D:O/W型乳剂型基质需加入保湿剂
E:O/W型乳剂型基质不可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创面
临床上使用的抗疟效价高的水溶性药物是()
A:青蓠素
B:蒿甲醚
C:青蒿琥珀酸单酯钠
D:双氢青蒿素
E:烷氧甲酰青蒿素
药品的鉴别是证明()
A:已知药物的真伪
B:未知药物的真伪
C:已知药物的疗效
D:药物的稳定性
E:药物的纯度
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A:纯化水
B:注射用水
C:灭菌注射用水
D:制药用水
E:原水
研究药物配伍变化的目的是()
A: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B:防止生产质量与医疗事故的发生
C:对可能产生的配伍变化作到有预见性探讨
D: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
E:根据药物与制剂中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合理设计处方
阿托品与解磷定合用可用于哪类药物的中毒治疗()
A:有机磷酸酯类
B:箭毒类
C:强心苷
D:巴比妥类
E:吗啡
关于注射用水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注射用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
B:注射用水应于制备后24小时内使用
C:离子交换法是制备注射用水的最经典的方法
D:制备注射用水的设备有塔式、亭式蒸馏水器、多效蒸馏水器等
E:注射用水应在80℃以上或灭菌后密封保存
β-环糊精与挥发油制成的固体粉末为()
A:微囊
B:化合物
C:微球
D:低共熔混合物
E:包合物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剂有()
A:糖
B:氨基酸
C:多元醇
D:缓冲剂
E:血清蛋白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为什么要采用酸性介质和新煮沸的冷水?如何消除维生素C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影响?
下列作为不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
A:乙基纤维素
B:PEG类
C:聚维酮
D:丙烯酸树脂RL型
E:HPMCP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学科()
A:工业药剂学
B:生物药剂学
C: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D:临床药剂学
E:药剂学
下列强心苷中,对Keller-Kiliani反应阳性的是()
A:苷元3-O-α-L-鼠李糖-(2→1)-β-D-葡萄糖
B:苷元-3-O-α-L-鼠李糖-(3→1)-α-L-鼠李糖-(2→1)-β-D-葡萄糖
C:苷元-3-O-β-D-洋地黄毒糖-(4→1)-β-D-葡萄糖
D:苷元-3-O-β-D-洋地黄毒糖-(4→1)-β-D-洋地黄毒糖-(4→1)-β-D-葡萄糖
E:苷元-3-O-β-D-洋地黄毒糖
木脂素是由()分子苯丙素C
6
-C
3
构成,木质素是由()分子苯丙素C
6
-C
3
构成。
表明注射用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
A:酸值
B:碘值
C:皂化值
D:水值
E:碱值
依靠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原水中含有的离子发生定向迁移,并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阴、阳离子交换膜,使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对药物进行鉴别,《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有()
A:比较波长比值
B:比较吸光度比值
C:比较吸收光谱
D:核对吸收度大小
E:核对吸收光谱的特征参数
片剂中硬脂酸镁对哪些分析方法有干扰?怎样排除?
[化学鉴别题]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A:洛伐他丁
B:氯贝丁酯
C:考来烯胺
D:普罗布考
E:硫酸软骨素A
可用于亲水性凝胶骨架片的材料为()
A:甘油
B:聚乙二醇4000
C:甲基纤维素
D:乙基纤维素
E:单棕榈酸甘油酯
简述酶活力测定法与酶分析法的区别。
某植物中含A、B、C、D、E5种化合物,设计一流程将它们提取并分离出来。
2.2254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为()
A:2.23
B:2.22
C:2.24
D:2.20
E:2.21
三室模型包括中央室、()、()。
制备混悬型眼膏剂时,不溶性药物必须通过几号筛()
A:五号筛
B:六号筛
C:七号筛
D:八号筛
E:九号筛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