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关于非必需氨基酸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B:人体内可以合成
C:不依赖食物的供给
D:食物中含量丰富
E:合成机体蛋白质所必需
患者,男性,12岁,因腹痛、脓血便2个月来诊。患者2个多月前从农村回到城市后突然发热达38C,无寒战,同时有腹痛、腹泻,大便每日10余次,为少量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曾到附近医院化验大便有多数白细胞,口服几次庆大霉素和黄连素好转,以后虽间断服用黄连素,但仍有黏液性便,左下腹不适,自觉日渐乏力遂来诊。病后进食减少,体重似略有下降,具体未测,小便正常,睡眠尚可。既往体健,无慢性腹泻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检体:T37.2℃,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无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咽(-),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肠鸣音稍活跃,下肢不肿。可以应用下列哪些药物进行治疗()。
A:环丙沙星注射液
B:青霉素
C:思密达
D:头孢哌酮钠
E:腹部B超
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通过的时间是()。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E:2004年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均数
E:比
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
A:±2.58s
B:±1.96s
C:±2.58
D:±1.96
E:±1.645
在寿命表中,平均期望寿命表示为()。
A:D
B:e
C:m
D:l
E:q
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取决于()。
A:病原体在土壤内的存活力
B:个体与土壤的接触机会
C:个人卫生习惯
D:B+C
E:A+B+C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容易开展普查()。
A:CT检查肿瘤
B:抽血测血脂
C:X光检查肺癌
D:尿糖试纸查尿糖
E:以上都不是
疾病流行的强度包括()。
A:散发、爆发、流行
B:散发、流行、大流行
C:流行、续发、爆发
D:爆发、继发、流行
E:续发、继发、散发
分析一种新药与常规用药的疗效时,计算=4.72,P<0.05。且新药有效率比常规药高。故可认为()。
A:假设新药与常规用药效果相同,而结论未接受假设,说错的可能性<5%
B:假设新药与常规用药效果相同,而结论未接受假设,说对的可能性<5%
C:假设新药与常规用药效果不同,而结论未接受假设,说对的可能性>5%
D:假设新药与常规用药效果不同,而结论未接受假设,说错的可能性>5%
E:以上都不对
爆发终止的条件包括()。
A:污染源或致病源消除或改变
B:传递环节中断或消除
C: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或已没有
D:发病率降低
E:病死率下降
一项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10万
B:22.6/10万
C:48.0/10万
D:0.53
E:1.89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传播途经是指()。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经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以上均是
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或留验的时间应自()。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对大多数慢性病可施行二级预防,这是指()。
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B: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
C:防止疾病恶化的措施
D: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E:促进康复的措施
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A:癫痫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菌痢
D:乙型脑炎
E:脑型疟疾
在临床试验中,产生不依从性的可能原因有()。
A:病人迁移外出
B:病人不再愿意作为受试者
C:病人因其他原因死亡
D:社会和家庭督促和支持病人参加
E:治疗措施有副作用,使病人放弃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
A:病程延长
B:病例迁入
C:诊断水平提高
D:报告率提高
生长期儿童锌缺乏的主要表现是()。
A:肠源性肢端皮炎
B:克山病
C:克汀病
D:甲状腺肿
E:生长迟缓
森林脑炎病毒分类属于()。
A:黄病毒科
B:疱疹病毒科
C:副黏液病毒科
D:小RNA病毒科
E:正黏液病毒科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染,在新生儿出生后1~5岁HBsAg阳性率上升很快,最可能的因素是()。
A:母婴水平传染
B:输血传染
C:性生活传染
D:医源性传染
E:饮食传染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用于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的指标有()。
A:确定系数
B:校正复相关系数
C:剩余标准差
D:C统计量
E:偏回归系数
临床试验的程序是()。
A:临床前试验-导入试验-正式临床试验
B:导入试验-正式临床试验-临床前试验
C:正式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导入试验
D:导入试验-临床试验-正式临床试验
E:临床前试验-正式临床试验-导入试验
在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中,结果t=3.24,t0.05(v)=2.086,t0.01(v)=2.845。正确的结论是()。
A:两样本均数不同
B:两样本均数差异很大
C:两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D:两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E:两样本均数来自不同总体
关于黄曲霉毒素致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FB1的致癌性最强
B:大白鼠最为敏感
C: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
D:可致动物全身各部位肿瘤
E:主要致动物胃癌
以下关于低温环境下的营养需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维生素A摄入
B:增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
C:维生素C应额外补充
D:寒带地区居民钠盐的摄入应低于温带居民
E:寒带地区极易缺乏钙
在抗休克扩容治疗剂中哪项不适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白蛋白
C:血浆
D:全血
E:中分子右旋糖酐
骨质软化症是由于缺乏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按儿童的计划免疫要求,儿童在1岁半到2岁应完成下列哪几种生物制品接种()。
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
B: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
C: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D: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
E: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