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男,70岁,突然出现呼吸困难2小时。此时患者的面容是()
A:急性面容
B:慢性面容
C:贫血面容
D:二尖瓣面容
E:肝病面容
关于阿米巴肝脓肿脓液检查,正确的是( )
A:脓液中常可找到包囊
B:脓液内可能有从脓肿壁脱落的滋养体
C:当合并感染时,可见黄白色脓液伴恶臭
D:典型脓液为棕褐色如巧克力糊状,粘稠带腥味
E:滋养体检出的阳性率很高
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A:四环素
B:青霉素
C:红霉素
D:氧氟沙星
E:拉米夫定
患者,男性,34岁,3天来发热、腹痛、腹泻,1天来头痛,于12月10日来诊。病前一周由西安出差回京。体检;T39.2℃,BP50/30mmHg,P140次/mm,神清,面部充血,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无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急诊医生应做哪些检查()
A:血常规
B:尿常规
C:电解质
D:肝肾功能
E:大便常规
F:血培养
G:血气分析
H:血型检查
I:骨穿检查
试述流脑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多在()
A:6岁以下
B:6岁以上
C:15岁以上
D:25岁以上
E:35岁以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立克次体
C:病毒
D:螺旋体
E:支原体
关于鼠疫的传播途径,叙述错误的有()
A:啮齿动物→蚤→人
B:接触传播
C:蚊虫叮咬
D:呼吸道飞沫传播
E:消化道传播
狂犬病毒分街毒株和固定毒株,它们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街毒株较固定毒株毒力弱
B:感染人的狂犬病毒是固定毒株
C:固定毒株多次传代后获得街毒株
D:固定毒株可供制备疫苗
E:街毒株毒力减弱,但仍有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男,22岁,江西波阳人,因发热20天入院。
20d前开始每晚发热,体温最高39.5℃,次晨可退热。伴畏寒、腹痛、腹泻,腹胀,反应迟钝。热退后症状明显缓解。发病前1个月曾有下水捕鱼史。查体:体温39.3℃,脉搏82次/分,血压115/75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两肺无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肋缘下1cm,剑突下3cm,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6×109/L,红细胞4.6×1012/L,血小板119×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20,嗜酸性粒细胞0.35。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写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确诊还须完善哪些检查?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提出该病的治疗原则。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主要和哪些疾病鉴别及鉴别要点是什么?
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A:猪
B:犬
C:患者
D:褐家鼠
E:黑线姬鼠
与机体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的是()
A:Na+
B:K+
C:Ca2+
D:Cl-
E:HCO3-
男,37岁,侨居日本,近一年来感觉右下肢麻木,乏力,逐渐累及左下肢,近一个月不能行走。爱吃生鱼片和不熟牛排。查体:胸4水平以下感觉障碍,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检查:细胞数9.0×106/L,单核细胞90%,嗜酸性粒细胞10%;血常规:WBC6.6×109/L,嗜酸性粒细胞11%。若患者的粪便多次检查未找到虫卵,虫体抗原免疫检测,ELISA法显示弓首线虫抗原阳性。应该给予的治疗是()
A:吡喹酮每天20mg/kg,连服3~4天
B:阿苯达唑20mg/(kg·D.,疗程15天
C:吡喹酮每天20mg/kg,连服7~10天
D:阿苯达唑20mg/(kg·D.,疗程7天
E:阿苯达唑每天20mg/kg,分2~3次口服,疗程30天
丙型肝炎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
A:滤泡样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
B:显著间质增生
C:肝细胞嗜酸病变
D:汇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E:汇管区见较多的浆细胞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考虑的诊断是(提示患者体温持续39.0~40.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一般状况差,血压(75~80)/(50~55)mmHg。)()
A:麻疹
B:药疹
C: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斑疹伤寒
E:伤寒
F:急性肠道病毒感染
疟疾的传染源是___、___。
个人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最主要措施是( )
A: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患者对视
B:注意个人卫生
C:定期预防性为双眼滴眼药水
D: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E:口服抗病毒药物
中毒型菌痢常见于( )
A:必有腹泻
B:面色青灰,血压下降
C:中枢性呼吸衰竭
D:皮肤瘀斑
E:夏秋季节,2~7岁幼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是( )
A:发热、腹痛、淋巴结肿大
B:发热、黄疸、肝脾大
C: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
D:发热、咽痛、腹痛
E:发热、皮疹、肝脾大
近年内开展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既可诊断胆道蛔虫,也可取出蛔虫。
男孩,9岁,于2005年1月20日来院急诊,病史其父代诉,高热,头痛伴呕吐6小时伴呼之不应,体检,体温40%,面色青灰,四肢凉,全身皮肤见广泛淤点、淤斑,心率快,心音较弱,血压未能测出,双肺呼吸音稍粗,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本病最主要的发病机理是()
A: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B: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Ⅰ型变态反应
D:脂多糖内毒素致DIC
E:全身血管通透性增高
对重型霍乱,哪些处理是对的( )
A:静脉输注541液
B:开始按40~80ml/min速度输液30min
C:输液量8000~12000ml/24h
D:休克纠正后则用10%葡萄糖溶液补充其余部分
E:少尿者也应早期应用含钾不甚高的541溶液
马鞍热是指( )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重型肝炎时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
A:增加肝脏营养
B:补充能量
C:减少肝细胞坏死
D:促进肝细胞再生
E:减少氨吸收
男,52岁,农民,腹泻18天,大便6~8次/天,呈暗红色糊状,量多,有腥臭味,无明显发热及里急后重,当地给予诺氟沙星治疗7天,无明显好转。大便常规:暗红色,含血及粘液,WBC(+)/HP,RBC(+)/HP,发现夏一雷结晶。下列哪项处理较为妥当( )
A:灭滴灵
B:灭滴灵+喹碘仿
C:依米丁
D:依米丁+喹碘仿
E:喹碘仿
SARS病人应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
A:肺结核
B:肺不张
C:肺栓塞
D:肺部肿瘤
E: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男性,59岁,因心悸持续1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5-1所示,应诊断为()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
D:窦性心动过速
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沈某,男,25岁,已婚,江西波阳人,因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头痛、眼球后痛5天,加重并口鼻涌血2小时,于6月2日上午7点急诊抬送入院。
患者因发热3天,伴头痛、身痛、眼球后痛,测体温为40℃,在广州某医院就诊,按“重感冒”治疗无效后乘飞机返回江西,病后第5天突然倒地,急送当地医院测血压为60/50mmHg,按感染性休克处理,2小时前突然间出现口鼻涌血,呈鲜红色,约300ml。既往体健,今年以来在广东打工,当地曾有几个发热患者,但没有咯血。
体检:体温38.5℃,血压90/80mmHg,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重病容,神智清、合作,呼吸困难,嘴唇发绀,躯干、头面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轻微瘙痒,四肢可见皮下出血点,左上肢可见大片紫癜(如图),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肝在右肋缘下1.5cm。
血常规: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0,异型淋巴细胞0.04,血小板80×109/L。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例应考虑什么诊断?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真菌败血症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隐性感染者
B:潜伏期携带者
C:慢性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者
E:显性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