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总补体活性测定试验中,试验结果判定终点为()
A:不溶血
B:25%溶血
C:50%溶血
D:75%溶血
E:100%溶血
正常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A:0.01~0.05
B:0.5~0.7
C:0.2~0.4
D:0.05~0.5
E:0.02~0.04
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能形成复合物()
A:因子Ⅸa,Ⅷa,磷脂,Ca
2+
B:因子Ⅲ,Ⅶa,Ca
2+
C:因子Ⅹa,Ⅴa,磷脂,Ca
2+
D:因子Ⅻa,Ⅺa,Ⅸa,Ca
2+
E:以上都不是
可干扰病毒复制的是()。
A:IFN
B:IL
C:TNF
D:CSF
E:GF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促进血液凝固
B: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E:促进血液凝固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补体结合试验是()
A:仅能用于抗原的检测
B:不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C:仅有两个系统参与反应
D: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E:只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测定
衣原体的特点
不包括
()。
A:有独特发育周期
B: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C:能通过除菌滤器
D:以复制方式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不属于
胰腺外分泌酶的是()。
A:淀粉酶
B:脂肪酶
C:寡糖酶
D:磷脂酶
E:核糖核酸酶
LD属于哪种酶类()。
A:氧化还原酶类
B:转移酶类
C:异构酶类
D:裂解酶类
E:水解酶类
外周血白细胞胞浆中可以无颗粒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关于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的叙述,错误的是()。
A:AML-M
5
原单核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受氟化钠抑制
B:AML-M
1
原粒细胞多为阴性反应
C:AML-M
3
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受氟化钠抑制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量呈阳性反应
E:ALL原淋巴细胞多为阴性反应
血气测定中
不正确
的做法是()。
A:采动脉血
B:必须抗凝
C:隔绝空气
D:立即检测
E:若不能立即检测,可于冰水中保存10h以上
下列不需要进行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的情况是()。
A:有输血史
B:有妊娠史
C:有输血反应者
D:初次输血者
E:短期内多次输血者
缺乏下列哪种T细胞,则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低水平的抗体()。
A:辅助性T细胞
B:抑制性T细胞
C:杀伤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
E:调节T细胞
Ph染色体是下列何种异常()。
A:t(15;17)
B:t(11;17)
C:t(9;22)
D:t(8;21)
E:t(6;9)
在病理和回顾性研究中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切片方法()。
A:冷冻切片
B:石蜡切片
C:振动切片
D:塑料切片
E:直接涂片
下列哪种物质
不属于
免疫细胞膜分子()。
A:TCR
B:BCR
C:CD分子
D:MHC分子
E:类脂A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巨核细胞一般()。
A:减少
B:正常
C:减少或增多
D:增多
E:正常或增多
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Ⅻ
D:因子
E:因子Ⅺ
可通过胎盘引起垂直感染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腺病毒
在临床上,诊断带绦虫病的病原学方法可以采用()。
A:肛门拭子法
B:粪便厚涂片法
C: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
D:粪便尼龙筛集卵法
E:粪便自然沉淀法
B细胞功能检测试验中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A:B细胞增殖试验
B:溶血空斑试验
C:体内试验
D: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B细胞计数
POX染色呈阴性()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两者均无
D:两者均有
属于直立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A:精神紧张
B:发热
C:站立时间过长
D:过度兴奋
E:寒冷刺激
病原菌人工培养时,一般采用的温度是()。
A:28~45℃
B:35~37℃
C:28~42℃
D:4~42℃
E:22~28℃
下列哪项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
A:AMS,ALT,AST,LD,CK
B:CK,LD,CK-MB,AST,HBD
C:CK,LD,CK-MB,AMS,ALT
D:AST,ALT,GGT,ALP,CK
E:LD,CK,ALT,HBD,CK-MB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寄生虫病
B:湿疹
C:猩红热
D:急性感染
E:过敏反应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人体组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器官是()
A:肝
B:肾
C:心
D:胰
E:肠
志贺杆菌能引起()。
A:婴儿腹泻
B:细菌性痢疾
C:肠热症
D:流感
E:脑膜炎
内分泌性低血糖的原因()。
A:自身免疫因素导致β胰岛细胞毁坏,胰岛素绝对不足
B:胰岛细胞瘤
C:糖原合成酶缺乏
D:胰岛素抵抗
E: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陷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