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内河船员证
船舶“五好”设备是通过()来实现的。
A:行政命令与行政管理
B: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
C:行政命令与技术管理
D:宣传教育
机动船经过()等易引起浪损的水域,应当及早控制航速,并尽可能保持较开距离驶过,以避免浪损。 ①要求减速的船舶、排筏、地段 ②船舶装卸区 ③鱼苗养殖区 ④渡口、施工水域 ⑤会激起巨浪的航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船用空压机起动时可用()方法卸载。
A:顶开吸气阀
B:排气泄放
C:截断进气
D:A或B
船用泵中较容易产生汽蚀的是()
A:循环水泵
B:舱底水泵
C:凝水泵
D:卫生水泵
曲轴发生裂纹主要是交变载荷引起的。
如果液压马达进排油压差为p,每转排量为q,容积效率为ηv,机械效率为ηm,则其实际输出扭矩为()
A:2πpqηv
B:2πpqηm
C:pqηv/(2π)
D:pqηm/(2π)
商船用空压机各级排气温度通常应不超过()
A:125℃
B:145℃
C:160℃
D:200℃
船舶在航行中,做到“航向与流向的夹角要小”的好处是().
A:可以减小因水流作用而发生的漂移和航向不稳定
B:确保船舶航行在预定航线上
C:下行船舶可以充分利用水流流速提高航速
D:以上都对
爆压偏高而排温却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很可能是()。
A:供油提前角过小
B:供油量太小
C:供油提前角过大
D:供油量太大
关于船舶推进轴系中弹性联轴节的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性联轴节只能设置于推力轴以前的轴系联接
B:弹性联轴节只能设置于推力轴以后的轴系联接
C:轴系中只有尾轴法兰处不允许设置弹性联轴节
D:弹性联轴节在轴系中的设置部位不受以上三条的限制
在设有分道通航制、船舶定线制的水域,两船对遇或者接近对遇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当:()。
A:按照有关规定航行和避让
B:互以左舷会船
C:互以右舷会船
D:以上都不对
下列泵中属于容积式泵的是()
A:往复泵
B:旋涡泵
C:喷射泵
D:离心泵
在内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或者活动的,应当在进行作业或者活动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①勘探、采掘、爆破; ②架设桥梁、索道; ③设置系船浮筒、浮趸、缆桩等设施; ④航道建设,航道、码头前沿水域疏浚; ⑤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在单机多库的制冷装置中,温度继电器和()配合使用。对各个库温单独进行控制。
A:膨胀阀
B:冷凝器
C:压机吸气阀
D:电磁阀
下列液压控制阀中由两种阀组合而成的是()
A:调速阀
B:平衡阀
C:液控单向阀
D:A+B
杆件受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N/s≤[]不是用于解决()问题。
A:安全系数
B:确定许可载荷
C:设计截面尺寸
D:强度校核
电力起动柴油机若连续()次起动失败,应在查出原因并解决后再起动。
A:2
B:3
C:6
D:8
若船舶触礁,机舱或轴隧道漏进水,值班轮机员首先应:
A:保持进水量不增大
B:组织堵漏
C:关闭通往轴隧道的水密门
D:组织排水
可以作为卸荷阀使用的是()
A:直控顺序阀
B:外顺序阀
C:减压阀
D:可调节流阀
柴油机涡流室与预燃室式燃烧室同属分隔式燃烧室,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的区别有,在副燃烧室的相对容积上前者较(),在空气涡流类别上前者产生的是()。
A:大/压缩涡流
B:大/燃烧涡流
C:小/压缩涡流
D:小/燃烧涡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第四条“责任”条款适用下列哪些对象?() ①船舶所有人 ②船舶经营人 ③船长 ④轮机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潮位在一个涨落周期内,相邻的高潮与低潮位之差为()。
A:潮高
B:潮升
C:潮差
D:潮龄
"Z"型传动推进装置与直接传动相比,最主要优点是()
A:操纵性能好,螺旋桨可绕垂直轴作360º回转
B:传动效率高
C:可传递的推力大
D:装置成本低
液压装置的油冷却器一般设在()
A:泵吸油管路
B:泵排油管路
C:闭式系统补油管路
D:执行元件回油管路
可调节流阀实质上调节的是()
A:阀后油压
B:阀前油压
C:阀的流量
D:阀的通流截面积
下列气阀定时失准的情况,会造成燃气膨胀功损失增大的是()
A:进气提前角过大
B:排气提前角过大
C:进气提前角过小
D:排气提前角过小
为保证油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排油阀打开时,应保证()
A:离心
B:高速往复
C:齿轮
D:单螺杆
制冷装置冷凝器的排热量近似等于()
A:制冷量
B:制冷量+压缩机轴功率
C:制冷量+压缩机指示功率
D:制冷量+压缩机摩擦功率
潮高是涨落潮中,水面超出()的高度。
A:当地零点
B:潮高基准面
C:绝对零点
D:平均海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轴线、细虚线、对称中心线和作为中断线的细双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5mm
B:轴线、粗实线、对称中心线和作为中断线的细双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5mm
C:轴线、对称中心线、双折线和作为中断线的细双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5mm
D:轴线、对称中心线和作为中断线的细双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5mm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