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政治部分)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在回答记者提问中说:“我2009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常想,难道几千年的文化恩泽就不能消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我真诚希望两岸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总理推动《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是为了()
A:增进两岸互信,累积共识
B:促进台湾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C:尽一切努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发扬中华文化
在现代化生产中,由于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内容变得十分丰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资料内容的有()。
A:能源动力系统
B:自动控制系统
C:信息传递系统
D:仓储包装设备
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邓小平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和平与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包括()。
A: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C: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实现科技的飞跃
B: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
C: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
D: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C: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
D:规律是事物的应然联系
“知行兼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纸上得未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汝果缺学诗,工夫在诗外”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
A: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文化教育
B: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C:经济建设、市场监管、公共管理
D: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应以()为主线。
A: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
B: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C: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守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
D: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中国梦”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指出了中国梦是()的中国梦。
A:世界的
B:每一个中国人的
C:民族的
D:国家的
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质量和效益就要()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两个“必然结果”的共同之处有()。
A:经济条件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阶级基础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思想条件都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国际条件都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
A:《兴国土地法》
B:《土地问题决议案》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井冈山土地法》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部署
C: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D: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A:认真读书、刻苦学习马列主义
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
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体现了()的原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又决定生产力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D:政治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科学,因为它符合()的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B:辩证法精髓
C:质变与量变规律
D:历史唯物论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导中国发展进步,是因为它()。
A:尊重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把独立自主与保持社会稳定两者结合起来
C:指导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去探索和实践
D:标志着我们已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建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实事求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B: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统筹兼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
D: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A:所有唯心主义
B:有些唯心主义
C:所有唯物主义
D:有些唯物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