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森林管护工
()是一种应用最广、见效最快、又较为经济的防治方法,但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容易造成残留并杀灭天敌等。
A:营林防治
B:物理防治
C:化学防治
D:生物防治
昆虫的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和()四个不同虫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
下列昆虫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非洲蝼蛄
B:松梢螟
C:马尾松毛虫
D:黄脊竹蝗
简述扑火时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置方法。
生物学温度是指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起作用的温度。
A:生态活动
B:生理活动
C:生殖活动
D:生存活动
下列属于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是()
A:马尾松毛虫
B:小地老虎
C:双条杉天牛
D:松梢螟
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时,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为宜。
A:0.1%至0.5%
B:0.2%至1.0%
C:0.3%至1.5%
D:0.4%至2.0%
胸部是昆虫的()中心。
A:反射
B:消化
C:运动
D:生殖
下列可用于土壤消毒来防治苗木立枯病的是()
A:五氯硝基苯
B:代森锌
C:生石灰
D:多菌灵
在苗圃地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选择低洼积水、土()、阳光过弱或山岗薄地做圃地。
下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
A:梅花鹿
B:白鹭
C:穿山甲
D:大山雀
火在地下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物质中燃烧,此种林火称()。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预防森林火灾需要研究、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采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综合防范,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A:条件,规律
B:规律,条件
C:概率,可能性
D:规律,趋势
在我国,天然林面积达()hm2,人工林面积达()hm2才能称为森林。
A:0.1,0.067
B:0.2,0.1
C:0.5,0.167
D:1.0,0.5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森林植物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是病毒。
赤眼蜂的释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掌握好赤眼蜂羽化与松毛虫()时间相吻合。
2003年春黑龙江省气候异常干旱,春季少雨,总降水量不足10毫米,导致食叶害虫天幕毛虫突发性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100万公顷。主要发生在黑河市的嫩江县和爱辉区的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中。仅爱辉区就发生80万公顷,其中严重发生24万公顷,中度发生25万公顷,轻度发生30万公顷。虫口密度最高1521条/株,平均500条/株。主要危害杨树、柞树、桦树和果树。严重发生地块树叶全部吃光,幼虫并向农田转移。如何进行防治天幕毛虫?
维管束是以()为主加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维管组织。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泌组织
寄生性昆虫的某个虫期(主要是幼虫期)生活于寄主体内的现象,称为()
A:初寄生
B:次寄生
C:外寄生
D:内寄生
森林既是多种昆虫的生活环境,是昆虫隐身场所,又是森林昆虫的食料之源,如松毛虫取食松叶,小蠹虫和天牛为害枝干,蝼蛄、地老虎损害幼苗或幼树,这些昆虫对林木都有严重为害,称为()。
简述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
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是实现森林保护()的重要内容。
所谓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或()被引入现有生态环境,并对现有生态环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
论述林分特征与森林燃烧的关系。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包括()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驯养繁殖
D:开发利用
害大发生的类型有()。
A:连续大发生
B:周期性大发生
C:偶发性大发生
D:以上都对
简述生物防治的优点。
()属于益虫。
A:光肩星天牛
B:金龟子
C:红蜘蛛
D:螳螂
舞毒蛾寄主非常广泛,能为害()种植物。
A:200
B:300
C:400
D:500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