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延迟焦化操作工

富液闪蒸的目的是()。
A:脱除富液中的烃类
B:提高硫磺的质量
C:提高胺液的质量
D:提高干气的质量
对于使用润滑脂的机泵,当机泵的转速在1500≤n≤3000rpm的范围内时,加脂量为轴承的()。
A:2/3
B:1/3
C:3/4
D:1/2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这种性质通常称为()。
A:粘度比
B:粘度指数
C:混合粘度
D:粘温性质
蜡油带水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封油罐脱水
B:联系调度蜡油改罐
C:适当降低蜡油出装置温度
D:检查蜡油冷却器运行情况
加热炉炉膛火焰发白、过短、波动不稳的原因是()。
A:瓦斯量过小,空气量过小
B:瓦斯量过小,空气量过大
C:瓦斯量过大,空气量过小
D:瓦斯量过大,空气量过大
关于电动浮球液位计的测量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心轴为支点,由测量元件浮球、条和平衡锤构成杠杆平衡系统
B:液位变化时,浮球受到浮力随之变化,其变化量经杠杆、中心轴传动,使传感器产生角位移,输出电信号
C:转换器带有100%现场指示仪表
D:正作用液位升高,输出信号减少
开原料泵前应检查()。
A:润滑油量、油质
B:盘车是否灵活
C:是否已送电
D:泵冷却水是否投用
焦炭塔预热时油气的走向为()。
A:油气总管、新塔顶、新塔底、甩油罐、甩油泵
B:油气总管、新塔底、新塔顶、甩油罐、甩油泵
C:油气总管、新塔顶、新塔底、甩油泵、甩油罐
D:新塔顶、油气总管、新塔底、甩油罐、甩油泵
关于辐射泵操作,正确的是()。
A:辐射泵可以连续多次启动
B:辐射泵出口阀可在电机启动后的10分钟内打开
C:启动前预热温度与介质温度差小于100℃
D:辐射泵连续启动不超过2次
为保证温度测定的准确,红外线测温仪在测温时要确保目标小于测点。
加热炉回弯头漏油着火的处理方法是()。
A:严重时向回弯头箱吹汽,按紧急停工处理
B:严重时向回弯头箱吹汽,按正常停工处理
C:不严重时,回弯头箱吹汽保护,降低处理量
D:不严重时,降低处理量
测量有腐蚀性、易冻结、易析出固体或是高粘度时,应装()。
A:过滤器
B:伴热管线
C:冷凝管或冷凝器
D:隔离器或隔离液
某装置循环水月耗为846800吨,处理量为91700吨,那么循环水的单耗应为()吨/吨。
A:9.23
B:1.08
C:0.923
D:0.108
下列有关焦炭塔放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水过快会引起焦炭塌方
B:放水应越快越好
C:放水时一定要把呼吸阀打开
D:溢流之后才能进行放水
若DCS工作站停电,应()。
A:将控制阀全部改为手动
B:改到工程师站进行操作
C:重新启动操作系统
D:重新启动工程师站
分馏塔柴油系统退油时一般从()处退。
A:换热器
B:容器
C:泵
D:空冷器
往复式压缩机投用时,应()。
A:先将一回一、二回一阀门打开
B:先将一回一、二回一阀门关闭
C:先打开一回一阀门、关闭二回一阀门
D:先打开二回一阀门、关闭一回一阀门
炉管结焦后,炉管出现的现象是()。
A:会出现氧化爆皮
B:颜色为粉红色
C:炉管表面温度升高
D:炉管表面温度降低
重质渣油具有的性质是()。
A:氢炭比低
B:沥青质含量较高
C:重金属含量较高
D:流动性好
根据结构形式,安全阀可分为()。
A:封闭式和不封闭式
B:全启式和微启式
C:单弹簧式和双弹簧式
D:重锤式、杠杆式、弹簧式和先导式
关于玻璃板液位计的失灵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出阀关闭
B:玻璃板破
C:引出阀堵
D:液位波动过大
焦化加热炉热负荷最高的炉管是()。
A:辐射炉管
B:对流炉管
C:过热蒸汽管
D:注水管
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其检验规范中所指定的计量器具,属于()级计量器具的范围。
A:A
B:B
C:C
D:D
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将板上液体带入上层塔板的现象是()。
A:淹塔
B:漏液
C:雾沫夹带
D:液泛
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的空气温度是防止和减轻加热炉低温露点腐蚀的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入口的空气温度提到()为宜。
A:40~60℃
B:60~80℃
C:80~100℃
D:100~120℃
加热炉炉管结焦,加热炉入炉压力及出入口压差分别()。
A:增大,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小,上升
D:减小,下降
在焦化装置中应用的仪表控制方案有()。
A:串级控制
B:单回路控制
C:比值控制
D:前馈控制
下列哪一项属于冷换设备铭牌的内容,但无需分管程和壳层在铭牌上分别陈述()。
A:最高工作压力
B:设计温度
C:介质
D:换热面积
采用焊接方式与壳体连接固定两端管板的是()。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C:U形管式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精馏操作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混合液各组分相对挥发度不同
B:气液两相接触时必须存在浓度差和温度差
C:塔内有气相回流和液相回流
D:具有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