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保证低压断路器系统故障时上下级动作的选择性是为了保证系统中不发生():
A:短路
B:漏电
C:越级跳
D:过载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35k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
A:90℃
B:80℃
C:70℃
D:65℃
何谓接地电阻?
公共浴室应选用与场所环境相适应的灯具的防护等级为()。
A:IPX5
B:IPX6
C:IPX7
D:IPX8
消弧线圈倒分头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等级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A:用电单位的位置
B:用电单位的类型
C:用电单位的用电量
D:用电单位的电气设备类型
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发电厂和有人值班变电所,事故放电时间按()计算。
A:120min
B:90min
C:60min
D:30min
电压等级110kV配电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大于()时宜装设独立避雷针。
A:2000Ω·m
B:1000Ω·m
C:500Ω·m
D:250Ω·m
高压配电线路不得进行()作业。
A:中间电位
B:等电位
C:地电位
当电阻值允许忽略不计时,三相双绕组配电变压器的有名值阻抗计算公式为()。
A:
B:
C:
D:
什么是发电机静态励磁系统?
()对有触电危险、检修(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并确定其监护的人员和工作范围。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区领导
D:工作负责人
柴油发电机组容量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按下述方法()估算并选择其中容量最大者。
A:按建筑面积估算。建筑面积在10000m2以上的大型建筑按15~20W/m2,建筑面积在10000m2及以下的中小型建筑按10~15W/m2
B:按配电变压器容量估算。占配电变压器容量的10%~20%
C:按电动机起动容量估算。当允许发电机端电压瞬时降为20%时,发电机组直接起动异步电动机的能力为每1kW电动机功率,需要5kW柴油发电机组功率
D:柴油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指外界大气压力为101.325kPa(760mmHg)、大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保证能连续运行12h的功率(包括超负荷110%运行1h)
电力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躲过低压侧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大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为()。
A:
B:
C:
D:
北京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为()天/年。
A:35.6
B:31.5
C:32.7
D:30.2
逻辑控制系统中的电平检测环宽一般取()
A:0.2-0.6V
B:4-5V
C:1.2-1.6V
D:1.2-1.6V
缆风绳与抱杆顶部及地锚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一般应小于()。
A:30°
B:45°
C:60°
用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一般用于干线和配电屏(箱)的负荷计算。
A:二项式法
B:单位面积功率法
C:需要系数法
D:变值需要系数
下列设备属于保护接地的是()。
A:厂用变中性点接地
B:电动机外壳接地
C:近区变经消弧线圈接地
D: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运行时,要求()。
A: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
B:有足够大的启动电流
C:有足够长的启动时间
D:有足够高的启动电源电压
对高层建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放射式配电
B: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
C:对部分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树干式配电
D:对部分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作业面照度为5001x时,邻近周围照度不宜低于()。
A:5001x
B:3001x
C:2501x
D:2001x
对下面火灾报警系统线路敷设条件中的正确答案作出选择。手动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A:10
B:15
C:20
D:25
某电容器额定耐压值为450伏,能否把它接在交流380伏的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单回路塔无避雷线线路电抗为()。
A:X0=4.7X1
B:X0=3X1
C:X0=2X1
D:X0=3.5X1
3台单相电焊机铭牌数据如下:Un=380V,Pn=30kW,εn=60%,cosα=0.6。求该电焊机组的Pjs(计算推荐需用系数KX取0.35)。
发现有人在高压设备上触电时,应如何办?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按电网容量变电所允许直接起动的笼型异步电动机功率为()
A:每1kVA发电机容量为0.1~0.12kW
B:经常起动时,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20%,不经常起动时,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30%
C:不超过电动机连接线路上的短路容量的3%
D:电动机功率不大于变压器容量的80%
清扫二次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A:办公地点
B:生产现场
C: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