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口腔医学高级职称

上颌神经的终末支为()。
A:眶下神经
B:鼻腭神经
C:腭后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
E:上牙槽前神经
某患者变色牙,要求烤瓷冠修复,对1牙体预备的要求正确的是()。
A:肩台宽度0.5mm
B:可设计为金属颈圈
C:轴面聚合度不超过10°
D:设计为龈上肩台
E:牙体颈缘预备成135°凹面肩台
何种口腔不良习惯可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
A:吮指习惯
B:舌习惯
C:唇习惯
D:咬指习惯
E:睡眠习惯
关于Riga-FeDe溃疡,不正确的是()。
A:专指发生于儿童舌腹的溃疡
B:与过短的舌系带和过锐的新萌中切牙长期摩擦有关
C:在舌系带两侧成对称分布
D:影响舌活动
E:是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釉柱晶体的宽是()。
A:100~140nm
B:40~90nm
C:5~15nm
D:20~30nm
E:160~1000nm
排列全口义齿下颌前牙时,其牙长轴近远中向的倾斜度为()。
A:1>2>3
B:3>1>2
C:2>3>1
D:3>2>1
E:2>1>3
口腔扁平苔藓最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A:舌背
B:颊部
C:前庭沟
D:唇部
E:腭部
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范围是()。
A:两侧口角至眉间的连线
B:两侧口角至鼻根的连线
C:两侧颏孔至鼻根的连线
D:两侧颏孔至鼻尖的连线
E:两侧口角至鼻尖的连线
判断运循环的功能阶段为()。
A:下颌下降
B:下颌前伸
C:下颌上升,切牙对刃
D:切牙对刃,并滑回至正中
E:下颌下降与前伸
患者男性,45岁,右下第一双尖牙及右上第一、第二磨牙残根,既往曾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现存在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此患者施行牙拔除术时须慎重,否则容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
A:颊间隙感染
B:颌下间隙感染
C:干槽症
D:败血症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绿脓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链球菌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最佳治疗设计是()。
A:分次拔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分次拔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分次拔除,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此类致病菌对下述何种抗菌药物敏感()。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C:甲硝唑
D:氯霉素
E:链霉素
下列口腔健康教育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国家或地方的健康目标中,应包括口腔保健项目
B:口腔健康教育应是临床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
C:应发挥领导部门的主导作用
D:口腔健康教育应因地制宜
E: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应内容准确、知识性强
对半卡环适用于()。
A:Ⅰ类导线
B:锥形牙
C: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
D:孤立的前磨牙、磨牙
E:前牙缺失的病例
自腭大孔发出的血管和神经是()。
A:鼻腭神经和鼻腭血管
B:腭前神经和腭小动脉
C:腭大动脉和腭小神经
D:腭前神经和腭大动脉
E:鼻腭神经和腭大动脉
患者女,26岁,近中切角缺损,牙冠变色,已做根充治疗,无症状,X线片未见异常,患者咬合关系良好。最佳修复设计为()。
A:切角嵌体
B:金属舌背桩冠
C:塑料全冠
D:桩核烤瓷冠
E:金属塑料联合全冠
患者,女,20岁,外伤骨折后,在口内行即刻根充术后转修复科,口腔检查,冠2/3折断,不松动,根管内有充填物,叩(++)。余牙及咬合关系正常。 下列对冠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冠桩长度约为根长的2/3~3/4
B:冠桩长度应为根径的2/3
C:冠桩呈锥形,与根管壁密合
D:冠桩的形态椭圆形优于圆形
E:冠桩的固位力是磨擦力和黏固力
患者,男,45岁,因右上颌肿物行右上颌骨切除+植皮术,术后所植皮片大部分坏死,遗留较大肉芽创面,准备再行皮肤移植消灭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皮片最初数小时的营养供应主要是靠()。
A:创缘的毛细血管
B:皮片本身的营养
C:创面血浆渗出
D:血凝块溶解
E:术后静脉输入营养成分
龋病的发病率表示在一特定观察期间内,新发龋病的频率,观察期间一般选择()。
A:年
B:月
C:季
D:周
E:日
某儿童9岁,冠折1/3,无露髓,要求修复,X线片示牙根尖孔尚未形成,探(-),叩(-),最佳的修复方案是()。
A:保存活髓,暂时修复,待成年后烤瓷修复
B:根管治疗后桩冠修复
C:直接烤瓷冠修复
D:根管治疗后烤瓷桩冠修复
E:以上均可
舌尖恶性肿瘤最易引起哪组淋巴结的转移()。
A:颈上淋巴结
B:颈下淋巴结
C:颏下淋巴结
D:颈深上淋巴结
E:颈深下淋巴结
下列哪项不是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
A:局部呈搏动性跳痛
B:炎症肿胀明显,皮肤红亮
C:触诊有波动感
D:压之无凹陷
E:穿刺有脓液抽出
患者女性,50岁,咬硬物致右上第二磨牙正中劈裂。拔牙前X线片显示患牙无龋及牙周病,根尖无阴影,上颌窦低位,腭根与上颌窦底重叠。术中腭根折断约2mm。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于此断根,应采取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A:不予拔除
B:延期拔除
C:翻瓣去骨拔除
D:三角挺拔除
E:根尖挺拔除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拔除上第二磨牙需麻醉的神经是()。
A:腭前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
B:腭前神经和上牙槽中神经
C:鼻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D:鼻腭神经和上牙槽中神经
E:鼻腭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下列哪种X线影像可判断腭根是否位于上颌窦内()。
A:根尖是否有阴影
B:牙周膜及骨硬板是否连续
C:上颌窦是否大
D:上颌窦是否在牙根间
E:患者年龄是否超过18岁
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在翼颌间隙内的关系是()。
A:颊神经居前外侧、下牙槽神经居中、舌神经居后
B:下牙槽神经居前外侧、颊神经居中、舌神经居后
C:舌神经居前外侧、颊神经居中、下牙槽神经居后
D:颊神经居前外侧、舌神经居中、下牙槽神经居后
E:下牙槽神经居前外侧、舌神经居中、颊神经居后
下颌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倾斜最大的是()。
A:下颌切牙
B:下颌尖牙
C:下颌第一双尖牙
D:下颌第二双尖牙
E:下颌第一磨牙

女,15岁。右上后牙冷热刺激痛明显二周,无自发痛史。检查见面龋,达牙本质中层,大量软化牙本质,呈浅棕色,质软且湿润,易挖除,去龋过程中极其敏感。近髓时仍有少许软化牙本质未去尽。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两次就诊间,期望出现的组织学变化主要是牙髓()。
A:组织中血管扩张
B: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组织恢复正常
D:组织中有牙本质桥形成
E:坏死、分解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两次就诊间,期望出现的组织学变化主要是牙髓()。
A:组织中血管扩张
B: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组织恢复正常
D:组织中有牙本质桥形成
E:坏死、分解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主诉牙拟诊断为()。
A:牙本质过敏症
B:中龋
C:深龋
D:不可复性牙髓炎
E:亚急性牙髓炎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第二次就诊的时间是()。
A:术后48小时以内
B:术后1周
C:术后2~3周
D:术后3个月
E:术后4~6个月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首次治疗的最佳方法是()。
A:直接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封洞
B:洞底盖氢氧化钙制剂,双层封洞
C:去净软龋,穿髓后,封失活剂
D:局麻下去净软龋,做活髓切断术
E:脱敏治疗
患者,女性,10岁,舌背反复出现红色斑片1年,病损形态时常变换,一般无疼痛。检查:舌背及舌缘有一红色区域,丝状乳头萎缩,周边为黄白色的围线,界限分明。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可能是该病的病因,除了()。
A:舔舌习惯
B:消化不良
C:肠寄生虫
D:病灶感染
E:遗传因素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疾病的诊断可能是以下名称,除了()。
A:游走性舌炎
B:地图样口炎
C:地图舌
D:剥脱性舌炎
E:萎缩性舌炎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病损可表现为()。
A:黄白色围线出现溃疡
B:菌状乳头萎缩
C:剥脱区形成地图状
D:剥脱区微突起
E:红色病损可糜烂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的治疗可采用以下措施,除了()。
A:本病预后良好,一般不需治疗
B:做好解释,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C:伴发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应用局部治疗
D:冷冻或激光治疗
E:保持口腔清洁,控制继发感染
游走性舌炎病损区突出的病理变化的是()。
A:丝状乳头萎缩
B:菌状乳头增生
C:轮廓乳头增生
D:叶状乳头增生
E:以上均是
一女患者不慎被机器将长发辫卷入,造成大块头皮撕脱。行清创缝合术中,若血管条件允许,应进行()。
A:松解创缘,减少张力尽量拉拢缝合
B:撕脱的皮肤清创后,切削成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立刻做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
D:采用局部皮瓣关闭创面
E:切取健康组织皮片游离移植消灭创面
以理想正常验为标准,错畸形的患病率是()。
A:20.33%
B:40.92%
C:60%
D:86.81%
E:91.2%
对烤瓷合金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
A:收缩变形小
B:不易变形和磨损
C:铸造性能好
D:润湿性好
E:弹性模量小
下列哪一项不是浅龋的临床特征()。
A:一般无主观症状
B:对酸甜刺激无反应
C:有冷热刺激痛
D: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
E:早期窝沟龋色泽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