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铁路线路工
为满足轨底坡的要求,混凝土枕设置了具有所需要()的承轨槽。
要切实加强对无缝道岔基本轨焊接接头的探伤检查,发现伤损按规定程序()。
现场胶接前应顶紧绝缘端片,对轨应用1m直尺检查,轨顶垂直凸起及轨头工作边偏差不超过()。
A:+0.8mm
B:-0.8mm
C:±0.3mm
D:±0.5mm
12号道岔(普通钢轨尖轨)允许的侧向通过速度为()。
A:30km/h
B:45km/h
C:50km/h
D:55km/h
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
A:30mm
B:25mm
C:20mm
D:15mm
钢轨硬弯矫直到位后,要保压(),松开油阀动作要缓和,以确保矫直效果。
A:2s
B:5~10s
C:10~20s
D:20~30s
现场胶接前应对接头前后()范围内的线路进行整修,达到线路维修作业验收标准。
A:20m
B:30m
C:40m
D:50m
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
A:1437mm
B:1441mm
C:1450mm
D:1453mm
正线上的道岔,当道岔轨型高于与其连接的线路轨型时,应在道岔前后各铺设长度不小于()与道岔同类型的钢轨或异型轨,并不应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
A:7.5m
B:6m
C:6.25m
D:4.5m
钢轨核伤,通常指钢轨内部存在的黑核。
200≥V
max
>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垂向加速度Ⅰ级偏差管理值为()m/s
2
。
A:0.6
B:0.9
C:1.0
D:1.5
钢轨组合式(拼装式)辙叉的翼轨用()经弯折、刨切而成。
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mm。
A:30
B:50
C:75
D:90
轨头下颚透锈轻伤标准为,长度不超过()。
A:15mm
B:30mm
C:50mm
D:40mm
拔桩、扎扒杆用倒扒扣。
对混凝土枕线路,当450<R≤600时(钢轨为12.5m/根)应安装轨距杆 ()根。
A:2-4
B:3-5
C:4-6
D:5-7
无缝线路温度应力峰值出现在()。
现场作业时,()下达设置或撤除防护、开始或停止作业、下道避车等命令。
A:驻站联络员
B:现场防护员
C:作业负责人
D:两端防护员
从事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线作业时,应保持每3~5分钟联系一次。严格执行通话三确认制度(确认对方姓名、确认对方听清、确认下道时间)。
线路发生自然灾害时,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
A:500N•m
B:600N•m
C:700N•m
D:800N•m
到发线木岔枕道岔,两顺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为()。
A:12.5m
B:8m
C:6.25m
D:4.5m
方向不良大多数是由于钢轨存在硬弯、碎弯造成的。
()不是并联电路的性质。
A: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B: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C:各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其阻值成正比
D:通过各电阻的电流跟其阻值成反比
一般情况下,直线上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
A:大于2500mm
B:小于2500mm
C:大于2600mm
D:小于2600mm
转辙部分主要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各种零件、跟部结构及护轨组成。
线上钢轨用夹板加固,使用定位架配合钻孔时,应划出轨端位置,第一螺孔至轨端尺寸应()。
A:-4mm
B:+4mm
C:-8mm
D:+8mm
客货共线铁路线间距,编组站、区段站的站修线与相邻一条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A:4200mm
B:4400mm
C:5000mm
D:8000mm
某一曲线上,其圆曲线上各点的正矢不一定大于缓和曲线上的各点的正矢。
平面四杆机构机械类型决定于机构内有无摇杆存在。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