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

X射线机的管电流不变,管电压减小时,则X射线将会发生()。
A:强度不变,波长减小
B:强度不变,波长增大
C:波长减小,强度减小
D:波长增大,强度减小
焊接接头根部熔敷金属与母材金属未熔化在一起称为()。
显像剂有助于检出滞留在缺陷内的渗透剂是由于什么作用?()
A:后清洗工序
B:乳化作用
C:吸出作用
D:干燥工序
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份,渗透检测剂分为荧光液、着色液、荧光着色液三大类。
压力管道按其用途来分可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在钢板液浸法检测时,四次重合波法是()。
A: 第四次界面回波S4与第二次底波B2重合
B: 第四次底波B4与第二次界面回波S2重合
C: 第四次底波B4与第一次界面回波S1重合
D: 第四次底波B4与第四次界面回波S4重合
照相辅助设备--延伸管和伸缩皮腔可增加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而使放大率变()
胶片灰雾度包括片基固有密度和化学灰雾密度两部分。
在X≥3N的距离上,当距离不变,而孔径增加一倍时,横通孔的反射声压变为原来的()
A:1/2.8倍
B:4倍
C:1.42倍
D:1/4倍
E:1/8倍
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用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射线检测方法分为()。
A:X射线检测
B:γ射线检测
C:中子射线检测
D:以上都是
渗透后清洗时清洗剂用得过量会有()结果
A:清洗效果好
B:不经济
C:将缺陷中的渗透剂也洗去,影响探伤灵敏度
D:b和c
单斜探头检测时,在近区有幅度波动较快,探头移动时水平位置不变的回波,它们可能是()。
A:来自工件表面的杂波
B:来自探头的噪声
C:工件上近表面缺陷的回波
D:耦合剂噪声
水磁悬液与油磁悬液各有何优缺点?
着色探伤试利用人眼在强白光下对颜色敏感的特点。
采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钢棒和铜棒分别对同一钢制筒形工件作芯棒法磁化,如果通过的电流相同,则检测灵敏度相同。
≤φ89mm管子对接接头的RT检测工艺要点是()。
A:满足几何不清晰度要求:Ll≥10dL22/3且不小于600mm。
B:采用双壁双影透照:一般采用倾斜椭圆透照,焊缝内侧间距3~10mm,且≯15mm,当椭圆透照困难时,可垂直透照。
C:按透照厚度选择象质指数,使用等丝专用象质计放于胶片侧。
D:以上都是
()缺陷是金属材料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A:残余缩孔
B:非金属夹渣
C:条带状偏析
D:冷作硬化
用直流磁轭磁化工件时,直流磁轭的提升力应至少达到()。
A:10N
B:45N
C:87N
D:177N
采用蒸汽除油法可将试件表面上的()去除掉。
A:油
B:漆
C:磷酸盐涂层
D:氧化物
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后,其声束与界面法线所成的夹角为()
A:折射角
B:入射角
C:反射角
D:扩散角
按ZBJ04005-87标准,被检物表面上标准的黑光强度应保持不低于()lx
A:20
B:30
C:40
D:50
控制透照厚度比K值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横向裂纹检出率; 
B:减小几何不清晰度; 
C:增大厚度宽容度; 
D:提高底片对比度。
用旋转探头式涡流仪试验时,校准标准可用来().
A:产生一个与缺陷深度相应的显示;
B:检查仪器重复性是否发生漂移;
C:检查探头线圈是否损坏;
D:以上都是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其周围必存在()
A:电场
B:磁场
C:声场
D:辐射场
一般来说,纵波直探头的底面分辨率()近表面分辨率
A:优于
B:低于
C:等于
渗透探伤的预处理工序,一般不推荐采用()处理。
渗透温度高于或低于标准要求时均不允许进行。
由于射线源的尺寸、射线源到被检件的距离、被检件到胶片距离等原因,在显示缺陷的边缘轮廓时可能发生缺乏完整的清晰度,这个由于几何原因引起的不清晰度称为()
A:像散效应
B:半影
C:图像失真度
D:图像投影模糊
荧光渗透剂清洗不足会造成()
A:零件表面腐蚀
B:施加显像剂困难
C:渗出过多
D:荧光背景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