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T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在()
A:双阳性期
B:双阴性期
C:单阳性期
D:前T细胞期
E:祖T细胞期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细胞
B:T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瘀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微血管内血流增多
下列由受体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 )
A:Grave病 
B:肺出血肾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多发性硬化症 
E:溃疡性结肠炎
正常人尿胆原排出量在_______达最高峰;同时尿胆原的清除率与尿pH相关,为提高检出率,可预先给患者服用_______以碱化尿液。
补体含量增高多见于()
A:某些恶性肿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血清病
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类风湿关节炎
L-酒石酸耐受试验通常应用于()
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B: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D:酸性磷酸酶染色
E: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配制培养基时pH波动范围应在规定的pH±0.2。( )
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TS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指仅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的抗原
B:化学物质诱发的TSA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
C:自发性肿瘤很难检测到TSA
D:TSA主要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E:病毒诱发的肿瘤细胞表面TSA多系病毒基因表达成分
血清中游离形式的镁占血清总镁的()
A:1/2
B:1/3
C:1/4
D:1/5
E:1/6
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后可以导致()
A: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
B:抑制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生成
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D:调理作用
E:趋化因子释放
Sedtron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使用的放大倍数为()。
A:100倍和300倍
B:200倍和400倍
C:100倍和400倍
D:200倍和300倍
E:150倍和300倍
能形成包涵体的微生物是( )
A:伯氏螺旋体
B:解脲脲原体
C:肺炎支原体
D:以色列放线菌
E:沙眼衣原体
凝血酶的直接作用是:()
A:激活因子XIII
B: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C: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D: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E:抑制纤溶酶活性
关于衣原体包涵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是在易感细胞内含增殖网状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
B:成熟包涵体含大量原体
C:各种衣原体的包涵体都不一样,可用于鉴别衣原体
D:不同时期,包涵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差别
E:Giemsa染色呈紫色
免疫项目的质控品,应该包括Cut-Off值附近对照品即为__________对照品。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Q10值即温度增加10℃,化学速度的变化率。酶的Q10值为()
A:0.5~1.5
B:1~1.5
C:1.5~2.5
D:2~2.5
E:2.5~3.5
对胰腺癌诊断最好的指标是()
A:CA125
B:POA(胰胚胎抗原)和CA199
C:AFP
D:CA50
E:CA153
某乡镇卫生院大夫,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病原培养,所遵循的如下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正确的是()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标本需冷藏运送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时不断进行
B:有顺向和逆向运输
C:有快速和慢速运输
D:不直接消耗ATP
E:为神经元活动和存活所必需
在方法学评价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估计的是()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相对偏差
E:操作误差
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B:新生儿溶血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过敏性休克
E:传染性变态反应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说法错误的是()
A:白细胞数显著升高,多数在(100~300)×109/L
B:是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突变的克隆性疾病
C: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以中性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增多尤为突出
D:常可检测到的染色体异常为t(9;22)(q34;q11)
E: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升高
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RDW()
A:均增大
B:均正常
C:均缩小
D:前者多增大,后者多正常
E:前者多正常,后者多增大
病毒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予()
A:-30℃
B:-70℃
C:-20℃
D:0℃
E:4℃
ADH分泌增多的最敏感刺激是()
A:出现口渴感时
B:血浆渗透浓度升高1%
C:循环血量减少1%
D:一次饮用1500ml清水
E:循环血量减少5%
转化急性白血病可能性最大的MDS亚型()
A:RA
B:RAEB
C:RAEB-T
D:RARS
E:CMML
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需抗原诱导产生
B:具有特异性
C:具有记忆性
D: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免疫不应答”
E:自身抗原易诱导中枢免疫耐受
原始粒细胞与早幼粒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A:细胞核较大
B:可见核仁
C:胞浆染色呈蓝色
D:原始粒细胞胞体较早幼粒细胞大
E:早幼粒细胞浆内含非特异性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