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约登指数越愈大,则()。
A:特异度愈大
B:灵敏度愈大
C:可靠性越大
D:真实性越大
E:收益越大
乙肝地区分布特点为()。
A:世界性分布
B:西方国家流行率低
C:亚非国家流行率高
D:我国HBsAg携带率南低北高
E:高流行区主要在东南亚与非洲
某村一些村民自家打井后,大多数人逐渐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力、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症状,乡卫生院将情况报告给县卫生防疫站,站里派你去调查此情况,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慢性氟中毒
B:硒中毒
C:慢性钼中毒
D:锰中毒
E:慢性砷中毒
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人群易感性长升高()。
A: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新生儿增加
D:隐性感染者增多
E:病原体变异
阿米巴痢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肝脓肿
B:穿孔性腹膜炎
C:肠出血
D:阑尾炎
E:结肠肉芽肿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
A: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炎症
B:起病急,早期与流感相似
C:临床表现差异大
D: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与流感相同
E: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H0是()。
A:β=0
B:σ=0
C:μ=0
D:τ=0
E:M=0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因素()。
A:环境因素
B:生物因素
C: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D:现有的卫生保健系统的缺陷
E:民族的风俗习惯
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有()。
A:花费比较大
B:代表性仅限于合格的被研究患者,有一定局限性
C:安慰剂使用不当,会出现医德问题
D:随机分组难以进行
E:用盲法试验可使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肠阿米巴病最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肠黏膜表面有大量黏液脓血便覆盖物
B: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炎症
C:黏膜广泛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
D:肠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
E:正常黏膜上散在孤立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某儿童在发热第四天,自耳后、发际至全身出现玫瑰色丘疹,并见口腔黏膜斑,可能为()。
A:风疹
B:猩红热
C:麻疹
D:水痘
E:斑疹伤寒
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观察,此种设计为()。
A:简单随机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配对设计
D:配伍组设计
E:随机区间设计
患者男性,35岁。家住湖南某市,有不洁饮食史,6小时后,突发剧烈腹泻,每10分钟至半小时1次,泔水样便、量多,无发热及腹痛,继之呕吐。查体:血压为0,神志模糊,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若悬滴培养阳性,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2小时内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按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
C:12小时内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快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E:抗生素治疗
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率调查中,常用的三大指标是()。
A:HBsAg
B:抗-HBs
C:e抗原
D:抗-HBc
E:抗-HBe
不慎被犬咬伤后,伤口应()。
A:20%肥皂水反复清洗
B:伤口底部注射免疫血清
C:包扎
D:缝合
E:70%酒精擦洗
出血热病毒的核酸型是()。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正链RNA
E:负链RNA
男性,33岁。因间日畏寒、发热、出汗10天就诊。化验∶Hb90g/L,WBC4.0×10
9
/L,外周血涂片找到恶性疟原虫,体检时可发现下列体征,()除外。
A:淋巴结肿大
B:贫血征
C:肝肿大
D:脾肿大
E:口唇疱疹
医院感染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有()。
A:爆发调查
B:现场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干预研究
青光眼患者的眼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青光眼的标准由眼压>2.9kPa升高到>3.5kPa,会使诊断试验的()。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阴性预测值升高
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
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
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
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
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拟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
A:免疫学检查: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阳性
B:典型临床表现:头痛、眼眶痛、腰痛、酒醉貌及出血点
C:典型疾病分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典型血象及尿液检查改变: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有异常淋巴细胞,尿蛋白(+)
E: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地区及鼠类接触史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本病流行病学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最常见类型
B:注射疫苗可预防本病发生
C:人群普遍易感,尤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D: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农村型为黑线姬鼠,城市型为褐色家鼠
E:虫媒或动物源为主要传播媒介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病人已进入低血压期,下列哪项不是该期实验室发现()。
A:白细胞升高,有异常淋巴细胞
B:血小板降低
C:BUN12mmol/L,Cr200mmol/L
D:蛋白尿及管型尿
E:红细胞总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
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人体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来源中错误的是
A:饮生水
B:吃生菜
C:手不洁
D:生食猪肉
E:蝇类携带
诊断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DE)的依据是()。
A:血清铁下降
B:血清铁蛋白下降
C:游离原卟啉浓度下降
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
E:铁结合力下降
评价疫苗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
A:患病率
B:续发病率
C:保护率
D:死亡率
E:血清抗体阳转率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处于哪个期()。
A:局部流行期
B:散发期
C:扩散期
D:停止期
E:泛滥期
下列关于疾病预防哪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现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有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HIV引起AIDS的感染类型属于()。
A:隐性感染
B:隐伏感染
C:慢性感染
D:急性感染
E:慢病毒感染
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是()。
A:链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卡他球菌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