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

习惯称音频电疗法的是()。
A:干扰电疗法
B:音乐-电疗法
C:共鸣火花疗法
D:调制中频电疗法
E:等幅中频电疗法
参与骨盆界线组成的是()。
A:尾骨尖
B:弓状线
C:髂嵴
D:坐骨结节
E:股骨大转子
骨折后下肢康复目标要求膝关节()。
A:ROM在5°~60°
B:行走时ROM在70°~110°
C: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
D:当足跟着地时屈曲最大,而当足根部离地时,接近完全伸直
E: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和行走,要求各关节保持充分的稳定
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中,"发病最早期的表现,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频率是每秒钟4~7次"属于()。
A:震颤
B:肌肉僵直
C:特殊姿势
D:自主神经症状
E:运动迟缓或减少
可跖屈踝关节、使足内翻的肌是()。
A:腘肌
B:比目鱼肌
C:趾长屈肌
D:长屈肌
E:胫骨后肌
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全身疲乏、四肢无力
B:阵发性右下腹痛
C:发热
D:转移性右下腹痛
E:恶心、呕吐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大肩肘伸屈活动范围,增强上肢和手的肌力与体力"的是()。
A:锯木
B:刨木
C:木刻
D:编织
E:调和黏土
对智齿冠周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是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B:下颌第二磨牙常见
C: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龈袋致细菌生长繁殖
D:常需对病源牙作拔牙处理
E:用紫外线和超短波治疗
患者,女,40岁,30分钟前遭遇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痛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不能进行交谈,不能发声。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昏迷严重程度属于()。
A:轻度脑外伤
B:中度脑外伤
C:重度脑外伤
D:轻中度脑外伤
E:中重度脑外伤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按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该患者的评分为()。
A:7分
B:8分
C:10分
D:13分
E:15分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中,"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属于()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中,"在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的情况下,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属于()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中,"在隐性感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属于()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中,"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中毒症状"属于()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中,"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不断地侵入血流中,但由于受到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病原菌不能在血流中大量生长繁殖"属于()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带菌状态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节段(S4-5)还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属于脊髓损伤程度的ASIA损伤分级的()。
A:正常(E级)
B:完全性损伤(A级)
C:不完全损伤(B级)
D:不完全损伤(C级)
E:不完全损伤(D级)
电兴奋疗法是综合应用()。
A:强感应电流和强断续直流电流
B:强感应电流和方波电流
C:三角波电流和直流电流
D:强感应电流和三角波电流
E:方波电流和直流电流
以上冠心病Ⅰ期康复训练时发生的情况中,次日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是()。
A:无不良反应
B:心率增加>10次/分钟
C:心率增加<20次/分钟
D:心率增加在20次/分钟左右
E: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钟
2002年TIA工作组新的TIA概念,提出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
A:15分钟
B:1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0分钟
属于老年期心理变化特点的是()。
A: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B:智力改变
C: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D: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
E: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出现高热、寒战、厌食、贫血等属于()
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最常见的沙门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A:肠热症
B:败血症
C:旅游者腹泻
D:泌尿系感染
E: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主要与复合感觉、体象和空间位置相关()
主要功能是参与抽象思维、制订运动方案和预测动作结果()
主要控制随意运动的方向和力量()
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具有精确的功能定位()
对皮质始发的运动起"错误监测器"的作用()
控制上下肢体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既接受来自皮质的冲动,又接受来自周围深感觉和外感受器的输入信息()
是运动学习和启动运动的重要部位()
起自该处的核团传导束通过脊髓控制头、颈及躯体的运动()
A:顶后皮质
B:额叶前区
C:运动皮质
D:小脑
E:脑干
"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情况,从活动时间、活动强度、间歇次数和时间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或及时增减活动量"属于()。
A:针对性
B:科学性
C:趣味性
D:主动性
E:调节性
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的神经是()。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腋神经
D:正中神经
E:髂腹下神经(T12~L4
关于纤颤电位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自发性放电
B:通常为单向
C:来自单根肌纤维
D:起始波呈正向偏转
E:时限为0.5~3ms
对体感诱发电位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机械感受和本体感觉刺激
B:在头皮上记录到的电活动的真实平均值
C:弥补了个体之间由于头颅大小不同所导致的距离的差异
D:能检测和采集到空间梯度
E:远场记录中记录电极的同等移动对皮质及皮质下反应无影响
糖酵解的过程不包括()。
A:葡萄糖或糖原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
B:3-磷酸甘油醛的生成
C: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D:丙酮酸的生成
E:乳酸的生成
常用钙拮抗药中,"有强效的脑血管扩张作用,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属于()。
A:硝苯地平
B:氨氯地平
C:尼莫地平
D:维拉帕米
E:氟桂利嗪
下述中频电疗法中,"治疗操作的关键是两组电极交叉放置,使病变部位处于两路电流交叉的中心"属于()。
A:干扰电疗法
B:音乐电疗法
C:等幅中频电疗
D:共鸣火花疗法
E:调制中频电疗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为一种可溶性抗原,实际上只是HBcAg肽链的部分,其由感染的肝细胞分泌入血,在血液中可游离存在"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乙型肝炎感染标志,主要在感染HBV后1~2个月出现于血清,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其一般在HBsAg转阴后出现,是疾病恢复的开始;可持续多年"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抗-HBe和HBeAg一般不会同时阳性,抗-HBe阳转,HBeAg即消失。阳性意味着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是HB-cAg的对应抗体,但不是中和抗体,抗-HBcIgM是机体感染HBV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是HBeAg的对应抗体,但不是中和抗体,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持续时间较长"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是一种传染期最多出现的急性活动期、感染早期标志物。阳性表明患有乙型肝炎,持续阳性者易转变为慢性肝炎(反映有乙肝病毒复制,为传染性标志物)"属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验中,"是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属于()
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
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D:D.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
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肩关节的功能位()。
A:肩外展30°,前屈20°,内旋15°
B:肩外展50°,前屈20°,内旋25°
C:肩外展50°,前屈40°,内旋25°
D:肩外展50°,前屈40°,内旋15°
E:肩外展30°,前屈40°,内旋45°
下列用于治疗军团菌病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头孢他啶
C:青霉素
D:林可霉素
E:头孢霉素
男,33岁,左下颌局部肿痛4天,发热1天。查体可见左下第三磨牙萌出不全,局部组织肿胀明显,有波动感,下属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局部盲袋冲洗
B:抗生素
C:脓肿切开引流
D:全身支持治疗
E:立即拔除智齿
下列眼科疾病中,"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分为球内和球后视神经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乳头炎),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属于()。
A:睑腺炎
B:睑缘炎
C:泪囊炎
D:视神经炎
E:睑板腺囊肿
假性脊柱滑脱是指()。
A:以第4、5腰椎峡部最常见
B: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断裂
C:X线是诊断椎弓峡部崩裂和脊柱滑脱的主要依据
D:指峡部断裂后椎体、椎弓根、上关节突在下位椎体上面向前滑移
E:指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关节突关系发生改变,而峡部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