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疼痛学主治医师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一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一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放射治疗是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癌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
A:直接破坏外周末梢神经组织,阻断疼痛的中枢传入
B:破坏癌性组织,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局部压迫及堵塞
C:促进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镇痛介质参与止痛过程
D:抑制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致痛介质
E:破坏肿瘤周围血管组织,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体积缩小,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F: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阿片肽等参与镇痛过程
男,38岁。消瘦、乏力、怕热、手颤2个月,夜间突然出现双下肢软瘫,急诊查体:神志清,血压140/80mmHg,心率108次/分,律齐,甲状腺轻度增大、无血管杂音。为明确诊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项目是()
A:头颅CT、血糖测定
B:肌电图及血电解质测定
C:胸部CT及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D: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测定
E:血电解质测定及甲状腺功能测定
男性,57岁。有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眩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持续时间长,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上述临床表现符合()
A:颈内动脉系统TIA
B: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C:脑卒中
D:脑梗死
E:脑出血
儿童化脓性骨髓炎最多见于()。
A: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
B:肱骨和髂骨
C:肋骨
D:脊柱骨
E:颅骨
根据疼痛发作的时间,夜间疼痛患者首先要警惕的疾病是()
A:肿瘤病变
B:局造性软组织疼痛
C:风湿免疫性疾病
D:椎管内神经压迫性损害
E:头痛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是()
A:强直性脊柱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系统性硬化症
E:银屑病性关节炎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RF
B:AKA
C:抗-CCP抗体
D:ANA+ENA酶谱
E:胸片+双手X线片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心功能不全
D:骨性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适宜的治疗措施包括()
A: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缓解期应加强关节锻炼
B:注意建立长期治疗的观念,定期去医院检查
C: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10~20mg/日
D: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赛来昔布等
E:单独或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CTX等
下列哪项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错误的?()
A: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B:原发性病理变化是一种非特异性滑膜炎
C:病因可能感染等因素无关
D:早期出现乏力、全身肌肉痛、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状
E:受累关节为对称性、多发性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定有呕血
B:定有黑便
C:呕血常为咖啡色
D:出血后疼痛减轻
E: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
支配肱二头肌()。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胸长神经
E:副神经
腕关节注射的禁忌证是()
A:腕关节与软骨损伤
B:腕部腱鞘炎及腱鞘囊肿
C:腕部神经性疾病
D:手腕部炎症性疾病
E:晚期肿瘤
检查长伸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D:坐位
E:站立位
放射性疼痛不见于()。
A:神经根性颈椎病
B:腰椎间盘突出
C:椎管狭窄
D:脊柱骨折
E:心因性疼痛
X线摄片检查能反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多长时间后的病变()。
A:2月
B:1周
C:1月
D:2周
E:3月
对隐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腰骶丛的分支
B:在收肌管内行于股血管前方
C:与小隐静脉伴行
D:经胭窝至小腿
E:在股部与大隐静脉伴行
比重最小的是()
A:无水乙醇
B:注射用水
C:10%酚甘油
D:脑脊液
E:甘油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脏痛特点的是()
A:缓慢持久
B:定位清楚
C:对切割刺激不敏感
D:常伴有牵涉痛
E: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令患者尽量做颈部前屈,检查这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做旋向健侧动作,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呈反方向牵拉是()。
A:屈颈试验
B: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C:前屈旋颈试验
D:血管试验
E:颈椎引伸试验
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型有()
A:侧索硬化型、散发型、西太平洋型
B:散发型、家族型、西太平洋型
C:肌萎缩型、侧索硬化型、家族型
D:急性儿童型、少年型、青年型和成年型
E:急性婴儿型、婴儿后期型、少年型和成年型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对下述骨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骨折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B:外伤性骨折:骨组织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C:病理性骨折:因骨本身的病变而使骨质疏松,破坏变脆,在正常活动下或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发生骨折
D: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可作为病理性骨折的一个特殊类型
E:病理性骨折的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颈丛皮支的主要分支不包括()
A:枕小神经
B:耳大神经
C:颈横神经
D:锁骨上神经
E:膈神经
关于骶骨的解剖描述错误的是()
A:两排骶后孔并不十分平行,而是与中线有一定的角度
B:与骶后孔相对应的是骶前孔,两者经骶管腔相通
C:骶后孔连线与中线的角度与骶骨边缘平行
D:骶管在S1水平的深度约为2.5cm
E:骶管在S4水平的深度约为0.5cm
女性,40岁。双手指关节晨起僵硬、疼痛,指关节肿胀、压痛明显,X线示指骨骨质疏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下列治疗中,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是()
A:理疗
B:局部制动
C:口服非甾体类药物
D:指间关节注射
E:手术治疗
治疗胆绞痛首选()。
A:阿托品
B:哌替啶
C:阿司匹林+阿托品
D:阿托品+哌替啶
E:丙胺太林
电突触和化学突触的异同点不包括()
A:化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以及突触间隙构成,电突触没有突触间隙
B:化学突触传递主要是单向传递,电突触传递是双向传递
C:化学突触传递有时间延搁,电突触传递没有时间延搁
D:化学突触传递有易疲劳性,电突触没有疲劳性
E:化学突触传递易受环境影响,电突触不易受环境影响
除了关节肿痛之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肘膝部肌腱附着点疼痛与足跟、脚掌疼痛
B:关节隆起与受压部位有无痛性皮下结节
C:小腿发现紫红色痛性皮下结节
D:弥漫性肺间质改变伴肺内结节
E:双侧渗出性胸腔积液,其糖定量正常
蛛网膜下隙出血最适合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生化、颅脑磁共振及弥散加权,彩色经颅多普勒
B:血液化验、心电图、头颅CT及MRI、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等
C: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造影,同时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及凝血四项检查
D:血、尿、大便、凝血常规,肝肾功,血电解质,胸透,心电图
E:头颅CT、头颅MRI、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
滑囊炎患者的主诉是()。
A:肿胀
B:疼痛活动时加重
C:可触及块状物
D:增大变厚
E:发红发热
下列关于丁丙诺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丁丙诺啡不能用于分娩镇痛
B:丁丙诺啡属于强效长效镇痛药
C:丁丙诺啡适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
D:丁丙诺啡属于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久用不易成瘾
E:丁丙诺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可以用纳洛酮拮抗
女性,42岁。因腰背及右髋关节痛4个月余入院,在家口服止痛药,效果不明显,右下肢活动后疼痛剧烈,伴右膝痛。患者家属告知,患者4年前曾行结肠癌根治术,应考虑患者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骨转移
C:结肠癌复发
D:股骨头缺血坏死
E:坐骨神经痛
女性,78岁,腰背疼痛3年。加重10天,伴乏力,有时全身疼痛,晚间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10天前,按摩后腰背疼痛加重,严重影响睡眠。查体:老年女性。“驼背”,胸腰椎多处叩击痛(+),椎旁压痛(±),双上下肢无异常,X线示T12陈旧性压缩骨折。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否认糖尿病病史。 椎体成形术可用的治疗有()。
A: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B:椎体肿瘤
C: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骨折
D: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
E:椎体滑脱致椎体不稳
F:椎体转移瘤引起顽固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