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放射医学技术高级职称

胸部左侧位心脏后上部分由哪部分构成()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E:肺动脉段
关于CR及DR,正确的是()
A:CR摄像的时间分辨力显著提高
B:CR摄影提高密度分辨力;但辐射剂量增加
C:CR的空间分辨力高,对病变骨骼的细微结构的观察明显提高
D:DR的缺点在于难以与原有X线设备匹配,对于一些特殊体位的投照,不如CR灵活
E:DR空间分辨力进一步提高,信噪比高,成像速度快,但探测器寿命缩短
X线的化学特性有()
A:荧光特性
B:着色作用
C:物理特性
D:感光作用
E:生物特性
在体层摄影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动的是()。
A:连杆
B:滤线栅
C:胶片
D:支点
E:X线球管
男,26岁,进行性鼻腔阻塞、流涕来院就诊,近两年持续性头痛、头晕,筛窦区病变影像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索瘤伴左上颌窦炎
B:软骨瘤伴左上颌窦炎
C:骨化性纤维瘤伴左上颌窦炎
D:骨结核伴左上颌窦炎
E: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左上颌窦炎
在X线摄影中,X线束是以焦点作为顶点的锥形放射线束,将被照体G置于焦点与胶片之间时,因为几何投影关系,一般被照体离开焦点一定的距离a(焦-肢距),胶片离开肢体一定的距离b(肢-片距)。所以,肢体在X线胶片上的影像S要比肢体G大,是被放大了的影像,S与G之比即影像的放大率M,而且胶片离肢体越远,影像放得越大。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之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开始有模糊之感。故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H=F×b/a=F×(M-1),叙述错误的是()
A:H表示半影模糊
B:F表示焦点大小
C:b表示焦-肢距
D:M表示放大率
E:M=1+0.2/F
放大率不变的体层机型是()。
A:直线移动型
B:弧线移动型
C:圆轨迹运行式
D:固定支点型
E:可调支点型
不需做胸部增强扫描的是()
A:明确分辨纵隔结构时
B:明确大气管有无狭窄时
C:区分纵隔肿物与大血管时
D:肿块合并肺不张时
E:分析复杂的大血管畸形时
患儿,男,6岁,发热,咳嗽,心悸、乏力,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下肺野见片状阴影,肺动脉搏动增强,心脏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正常,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肺动脉段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单纯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胸部后前位摄片胶片下缘应包括()
A:第6胸椎
B:第8胸椎
C:第10胸椎
D:第12胸椎
E:第3腰椎
腰椎斜位片,正常椎弓及附件的影像呈""猎狗形""。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椎弓崩裂易累及()
A:椎板后部
B:椎弓峡部
C:上关节突
D:下关节突
E:椎弓根
病人右侧听力下降,CT示右侧桥小脑角池增宽,内可见2cm×3cm肿块,相邻岩骨增生,内听道无扩张,应考虑()
A:脑膜瘤
B:三叉神经瘤
C:听神经瘤
D:胆脂瘤
E:胶质细胞瘤
CT扫描示:左下肺后基底段实性肿块,其内可见液性成分,边缘光滑,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病灶内侧可见异常供血动脉,应首先考虑为()
A:肺结核
B:肺脓肿
C:炎性假瘤
D:肺癌
E:肺隔离症

患者,女性,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痛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对于鞍上池描述正确的是()
A:亦称交叉池
B:脚间池的一部分
C:由交叉池和胛间池构成
D:形态仅为五角星形
E:其内无血管走行
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3年。查体:右乳内上象限7cm×4cm肿物,质韧,边界较清,活动一般,有轻压痛。根据所提供的MR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囊性增生
B:乳腺癌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脂肪瘤
E:以上均不是
关于颅脑CT增强扫描,叙述正确的是()。
A:颅脑CT增强扫描分直接增强扫描和平扫后增强扫描
B:疑有动脉瘤者采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C:脑膜瘤者采用注射对比剂60s后开始扫描
D:转移瘤者可在注射对比剂6min后开始扫描
E:颅内感染者可在注射对比剂6min后开始扫描
下列哪项不必进行CT增强扫描,也可作出诊断()
A:鉴别纵隔内结构
B:鉴别血管、肿块、淋巴结
C:大血管畸形
D:肺肿块合并肺不张
E:畸胎瘤
鼻咽顶前部厚度正常绝对值不超过()
A:5mm
B:10mm
C:15mm
D:20mm
E:6mm
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横切面
C:冠状面
D:额状面
E:矢状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线束是从X线管向人体做锥形投射,因此,将使X线影像有一定的放大和变形
B:伴影的产生与锥形束有关
C:斜射投照会造成影像歪曲失真
D:减少伴影的方法是增大靶片距离
E:影像放大率与焦点胶片距离成正比
诊断肺动-静脉瘘,DSA检查时,将导管插入()
A:右头臂动脉
B:主动脉弓
C:肺动脉
D:支气管动脉
E:肺静脉
“髋骨”的构成,正确的是()。
A:耻骨、坐骨
B:耻骨、坐骨
C:坐骨、股骨头
D:耻骨、股骨头
E:股骨头、股骨颈
关于跟骨轴位中心线描述正确的是()。
A:向头侧倾斜35°~45°
B:向足侧倾斜35°~45°
C:经第3跖骨基底部射入检测器中心
D:中心线对准探测器中心
E: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片床上
由强至弱排列,SE序列T2加权中,信号强度依次为()
A:胆汁>脾脏>肌肉>骨皮质
B:脂肪>脑脊液>肌肉>脑灰质
C:脂肪>脓液>肌肉>脾脏
D:脑白质>脑脊液>肌肉>骨皮质
E:脑脊液>肌腱>脑灰质>脂肪
男,41岁,腹痛、腹泻、腹胀、脓血便、里急后重、疲乏无力,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结肠克罗恩病
C:结肠结核
D:假膜性肠炎
E:结肠淋巴瘤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
A:不规则骨
B:扁骨
C:股骨的远端、胫骨的近端
D:椎体骨
E:短骨干骺端
入射光子能量恰好等于原子轨道的结合能时,光电效应的产生概率发生的变化是()。
A:突然减少
B:突然增大
C:变为零
D:变为10%
E:不变
用于增加乳腺后内深部的摄影体位是()。
A:头尾位
B:内外斜位
C:乳沟位
D:夸大头尾位
E:侧位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有哪些( )
A:a,b,c 
B:a,b,e 
C:a,d,e 
D:b,c,d 
E:a~e全部  
肾呈分叶状增大,肾盂造影示肾盂肾盏弧形压迫、变狭、拉长、移位应诊断为( )
A:马蹄肾 
B:肾囊肿 
C:肾结核 
D:肾盂癌 
E:肾胚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