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检影验光中的映光四要素是()、()、()及形态。
变色速度最快的是()种变色镜片。
A:灰色变色镜片
B:防视网膜退化变色镜片
C:液晶变色镜片
D:茶色变色镜片
隐形眼镜验配,诊断性试戴镜戴入眼后达到稳定状态须经()时间。
A:2-3分钟
B:5-10分钟
C:15-20分钟
D:1天以上
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常规屈光检查时,可以不进行电脑及检影验光。
()沉淀物多发生于镜片参数标记部,呈棕褐色胶状的不整
A:生物膜
B:蛋白
C:粘多糠
D:无机膜
软镜热消毒法可将镜片密封在盛有()的玻璃瓶中,加热至800C,时间为10min。
泪膜中任何一层结构的异常均可导致干眼病。
玻璃体混浊或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不包括()。
A:给与促进吸收的药物,如沃丽汀
B:试采用光学助视器
C:出血不吸收可考虑玻切手术
D:长期口服维生素E
双眼注视一定距离的目标,采用基底内向的三棱镜测试双眼最大的()能力,称为负向聚散力,又称外展储备
远视眼较近视眼相比其前房深度较浅。
下列()不是角膜葡萄糖代谢主要途径。
A:脂酰辅酶A合成途径
B:有氧途径
C:无氧途径
D:磷酸已糖旁路
在正常人眼的像差中,占重要地位的像差是()。
A:像散和慧差
B:斜向偏差
C:畸变
D:球差和色差
角膜接触镜配戴舒适度可有助于评估镜片的情况不包括()。
A:评估SCL材料的适应性
B:评估SCL设计的适应性
C:评估SCL度数是否准确
D:评估SCL镜片的松紧度
托品酰胺作用消失时间一般为6h左右。
远视力测量,被检者对0.8行视标看错两个,其视力记录为()。
A:0.8视力
B:0.7视力
C:视力不稳定
D:标准0.7视力
常用的手动焦度计有焦度表和台式焦度计两种。
下面不属于非老视性调节异常的是()。
A:调节不足
B:调节痉挛
C:调节反应不良
D:晶体核硬化引起调节力下降
当注视目标移远,又有着聚散放松减量的过程,聚散的减量又称为()或负向集合。29.双眼注视同一目标时,双眼位内收,双视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角。
双眼平衡时雾视检测应该是()
A:先右后左
B:双眼同时进行
C:单眼分别进行
D:先左后右
()是双色测试时的要求。
A:雾视+1.00D
B:戴镜至最佳视力
C:戴镜
D:不戴镜
下面不是引起集合功能过度的原因的是()。
A:屈光参差
B:未矫正的远视
C:近视眼戴镜伊始
D:近视眼过矫
关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直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直径过大,镜片偏紧
B: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直径一般应在12.7~13.5mm
C: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直径相关的因素是瞳孔直径
D: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直径超出角膜边缘至少1.5mm
角膜弧曲率焦度为42.25D,角膜弧曲率半径()。
双色法中视绿清楚应加()镜片。
A:+0.25D
B:-0.25D
C:+0.50D
D:-0.50D
SCL的稳定模压法(SSM)是为了控制低含水量镜片的生产误差。
下面关于前弹力层损伤后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完全再生
B:不能再生,形成瘢痕
C:可以完全再生并由柱状上皮化生
D: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缓慢瞬目后,软性隐形眼镜的下边缘移动多少mm判定为镜片过松的标准()
A:0.4
B:0.6
C:0.8
D:1.0
临床工作中,焦度计实际测量的镜片焦度为()。
A:结点焦度
B:主点焦度
C:后顶点焦度
D:前顶点焦度
使用散光表的前提是矫正视力达到0.7。
双眼视33cm处物体时使用的集合量为18则其瞳距应为()。
A:54mm
B:56mm
C:60mm
D:6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