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法卷二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正确处理公安、检察、法院关系的重要原则。
以下哪些属于结果加重犯?
A:甲是一西医,自己开了一家诊所,因生意不好,就开始研究一种西药“头痛零”,觉得该药的制造即为简单,于是自己买了原料制作,同样冠名“头痛零”,在自己的诊所卖。一人买去后吃完没多久就出现中毒症状,导致视觉神经受损而失明
B:甲为了追讨工钱,将老板的儿子乙劫至一地下室,致乙在地下室窒息而死
C:甲组织一批人偷越我国西南边境,造成其中一人重伤
D:甲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已经赌博输完,客观上无法再归还
王某因不堪忍受张某对其多次诽谤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受理后,王某又与张某进行了"私了",并向法院申请撤诉,则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王某与张某的"私了"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中"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基本原则
B:法院应充分尊重自诉案件当事人的意愿,经审查王某确系自愿,应准予其撤诉
C:本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
D:法院应宣布张某无罪
法院可应()的申请调取行政诉讼证据。
A:被告
B:法定代理人
C:指定代理人
D:第三人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论是否执行到位,都应当将执行回执填写后及时送达作出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李某因强奸罪在甲地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其越狱而逃,后来在乙地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乙地公安机关不知道李某为服刑期间脱逃的罪犯,则办理逮捕手续
B:如果乙地公安机关知道李某为服刑期间脱逃的罪犯,则也应重新办理逮捕手续
C:如果乙地公安机关知道李某为服刑期间脱逃的罪犯,即使其行为又该逮捕的,也不需办理逮捕手续
D:如果李某在脱逃期间其服刑期届满,即使其犯新案又符合逮捕条件,也不需办理逮捕手续
某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李小伟,涉嫌刑讯逼供被立案侦查,侦查中,侦查机关欲组织被害人对本案涉案人员进行辨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欲进行辨认需要经过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在辨认前,侦查人员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人的具体特征
C:可以让几位被害人同时进行辨认,必要时可以有见证人在场
D:辨认时将李小伟混杂在3个同类对象中进行干扰
领取到自己的公安数字证书后,应该()
A:修改密码
B:交单位集中保管
C:将证书交给内勤使用
无业游民颜某冒充军人,称自己为某军区大校,在长途汽车上认识一名女研究生,并开始交往,一次,两人在公园露天过夜被公园管理员发现,经盘查,揭穿了颜某的伪装,试问,颜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招摇撞骗罪
C:侮辱妇女罪
D: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 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关于甲致乙死亡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的行为系直接故意杀人
B:甲的行为系间接故意杀人
C:甲的行为系故意伤害致死
D:甲的行为系过失致人死亡
对()采取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书面报请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A:乡人大代表
B:县人大代表
C:省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拒绝在《搜查笔录》上签名、盖章的,侦查人员应当()。
A:告知人民检察院
B:报告办案部门负责人
C: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在《搜查笔录》上注明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可给予哪些帮助?
下列有关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务院办事机构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专门事项
B: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
C:在特殊情况下,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有权自行规定采取临时性行政管理措施
D: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主管特定业务
下列关于审判委员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层人民法院不设立审判委员会
B:审判委员会由院长、庭长和资深审判员组成
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免
D:本级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本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在会上有发表意见权,但无表决权
实施刑事拘留,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
赔偿义务机关不能主动与赔偿请求人协商,就赔偿事宜达成协议。
某化工厂工人赵某在该市莲花餐厅酒醉后,与肖某发生冲突,遂用啤酒瓶猛击肖某头部,致其重伤后逃窜,不久即被公安机关抓获。在侦查过程中,赵某未聘请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若赵某系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其叔叔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B:若赵某系聋哑人,则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C:若赵某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则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D:若赵某可能被判处死刑,则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李某不服县人民政府征用其土地的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被告是县政府,且影响巨大,县人民法院不敢轻易受理,便以向上级请示为由一直未予任何答复。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B: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C: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D:可以请求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抗诉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情形中。
A: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B: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一个犯罪结果的发生
C: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基层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案件,应由()进行确认。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理赔小组
D: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的特征是什么?
某税收部门对A、B、C三家个体户进行罚款,A、B、C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结果一审法院维持了行政决定。其中A、B提起上诉,C没有提出上诉,请问他们在上诉中的法律地位如何呢?()
A:A、B、C均为上诉人,税收部门为被上诉人
B:A、B为上诉人,税收部门为被上诉人
C:C不是上诉人,C仍为一审原告
D:A、B、C和税收部门均为上诉人
孙某与王某集资购买了一辆汽车,并由王某营运,后因两人发生结算纠纷,王某诉至县人民法院,要求将汽车判归己有,由其偿还孙某的投资,或由孙某退还其投资,将汽车归孙某所有。诉讼中王某提出诉讼保全申请,并要求在诉讼期间汽车继续营运,以其朋友刘某的汽车为担保。法院裁定准许王某将车营运至判决车辆归属时止。后经法院判决车归孙某,但孙某发现汽车发动机已被更换,担保人刘某已将用以担保的汽车变卖后不知去向。孙某遂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那么,法院应否赔偿?()
A:应予赔偿,因为孙某的损失是由于法院的违法行为造成的
B:应予赔偿,因为是该法院诉讼保全手续的不明导致了诉讼当事人的损失
C:不予赔偿,因本案中法院的保全行为并不违法
D:不予赔偿,因为孙某的赔偿请求事项不属于司法赔偿的范围
刑事诉讼中,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书面证据材料,必须由()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A:提供人
B:单位档案部门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法律没有规定
下列哪些人员不符合公务员的任职条件?()
A:张某,居住在中国境内的美籍华人
B:李某,常年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C:田某,大专文化水平,欲报考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庭
D:崔某,虽年仅17岁,但能力非凡,思想进步,身体强健,品行良好,欲报考北京市公务员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 
B: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 
C: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 
D: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一律应予以国家赔偿。
甲带邻居家的5岁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致使孩子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给予请求人国家赔偿?()
A:李某因打架斗殴被公安局抓获,并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李某请求国家赔偿
B:某看守所工作人员放纵在押犯人将另一在押犯人程某虐待致死,程某的父亲请求国家赔偿
C:王某为掩盖其兄罪行,主动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D:公安工作人员甲图谋报复而非法拘禁其邻居乙10天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