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针灸高级职称

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寒热是否并见
B:是否有汗
C:舌苔是黄是白
D:是否头身疼痛
E:是否咳嗽有痰
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A: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B:柴胡、黄连、甘草、党参、大枣、半夏、生姜
C:柴胡、党参、半夏、甘草、干姜、枳实、黄芩
D:柴胡、黄芩、生姜、甘草、半夏、人参、大枣
E:柴胡、黄芩、干姜、大枣、茯苓、甘草、人参
治疗痫病基本处方中具有舒缓筋肉,解痉止搐作用的穴位是()。
A:水沟
B:鸠尾
C:阳陵泉
D:申脉
E:丰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的养生方法是()。
A: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B:使志若伏若匿
C: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D:披发缓形,广步于庭
E: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气化”指的是:()。
A:气能化水,水又能化为气
B:气的温煦作用使水化为气
C: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D:气能生血,血又能生气
E:体内津、气、血、精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一夫法”是指()。
A:体表标志定位法
B:中指同身寸
C:拇指同身寸
D:横指同身寸
E:骨度分寸定位法
下列各项中,除()外,都能治疗虚脱汗出肢冷。
A:神阙
B:关元
C:合谷
D:百会
E:命门
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功效的药物是()。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桑叶
E:菊花
胃寒偏盛宜用()。
A:行气活血
B:温中散寒
C:只针不灸
D:多针少灸
E:针灸并用
治疗风热型面痛,除主穴外,宜配用的是()。
A:风池、列缺
B:曲池、外关
C:内关、三阴交
D:行间、内庭
E:风池、太溪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小腹胀急,胁痛,口苦,苔薄白,脉弦者,针灸治疗在基础处方上再加()。
A:中极、行间
B:太冲、支沟
C:血海、膈俞
D:肾俞、太溪
E:阳陵泉、太溪
温胆汤主治证的表现不包括()。
A:惊悸不宁证
B:呕逆证
C:虚烦不眠证
D:肺热咳嗽证
E:癫证
在《灵枢.本神》所述五脏虚实病证中,导致“五脏不安”的脏器有()。
A:心
B:肺
C:肾
D:脾
E:肝
适用于“从治”的是()。
A:寒者热之
B:实者泻之
C:热者寒之
D:虚者补之
E:热因热用
某男,37岁。近日工作压力大,出现心慌心跳,眩晕,少寐,腰酸,盗汗,舌红,脉细数。治疗除主穴外,宜加()。
A:肾俞、太溪
B:肾俞、中渚
C:肾俞、大陵
D:肾俞、三阴交
E:肾俞、气海
下列何药是麻子仁丸的臣药()。
A:大黄
B:枳实
C:杏仁
D:白芍
E:杏仁、白芍、大黄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小便混浊如米泔,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属()。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寒湿困脾证
D:脾虚气陷证
E:脾肺气虚证
陈某,男,35岁。病初发热恶寒,头眩恶心,食欲不振,继而但热不寒,唯头汗出,口干渴欲饮,烦闷不舒,下腹胀满拒按,大便三日未行,一身面目尽黄,光亮有泽,小便短少而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疗应首选()。
A:茵陈蒿汤
B:茵陈五苓散
C:大柴胡汤
D:大黄硝石汤
E:栀子大黄汤
生地黄、玄参的共同功效,除清热凉血外,还有:()。
A:止血
B:解毒
C:养阴
D:利尿
E:化瘀
我国第一个设计、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王执中
C:王惟一
D:窦汉卿
E:滑伯仁
肝肾不足型颈椎病可在主方基础上加()
A:大椎、合谷、列缺
B:膈俞、阿是
C:肝俞、肾俞、太溪、悬钟
D:百会、四神聪
E:合谷、手三里、外关、养老
北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某男,66岁,腰部冷痛沉重,每于阴雨天或天气骤冷则疼痛加剧,此因()。
A:瘀血阻络
B:肾阳虚
C:寒湿困阻
D:结石阻滞
E:带脉损伤
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
A: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B: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C: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D: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E: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是()。
A:地机
B:血海
C:阴陵泉
D:太白
E:三阴交
大钟穴的定位是()。
A: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B: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C: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内缘处
D:太溪穴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上缘
E: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关于奇穴,叙述正确的为()
A:四神聪全身共8个穴位
B:金津玉液全身共4个穴位
C:三角灸全身共3个穴位
D:十宣全身共10个穴位
E:四缝全身共4个穴位
后世养血调经名方四物汤是从《金匮要略》哪个方剂化裁而成()。
A:当归散
B:当归芍药散
C:胶艾汤
D:当归建中汤
E:麦门冬汤
下例各项中,属于提插补泻法之补法的操作是()。
A:先深后浅,重插轻提
B:先深后浅,重提轻插
C:先浅后深,重提轻插
D: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E:先深后浅,重插重提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的腧穴是()。
A:攒竹
B:太阳
C:鱼腰
D:印堂
E: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