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空中交通管制员

航路的划设由()提出,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A:民航总局
B:外交部
C:国防部
D:空军
在C类空域内仪表飞行时,同时进、离场的航空器相互穿越或占用对方高度层的最低间隔标准:航迹差在0度至45度范围内,走廊口有导航设备且能正常工作,进场航空器位置在距离机场()分钟以外,为离场航空器起飞加入航线后。
A:2
B:3
C:4
D:5
试飞的简字简语是()。
A:R/Z
B:S/Q
C:O/F
D:S/F
航空器与塔台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使用()通信系统。
A:高频
B:甚高频
C:微波
D:卫星
航线上目视飞行,不同高度飞行的航空器之间的垂直间隔不得少于()米。
A:300
B:400
C:500
D:600
雷达管制服务中提到的“雷达目标”是指()目标。
A:一次雷达
B:二次雷达
C:一次和二次雷达
D:A、B和C均错
使用CPDLC移交程序,当(),管制移交完成。
A:航空器向管制移交单位发出CPDLC下行应答数据链“DISCONNECT”。同时自动建立与管制接收单位的CPDLC有效连通,
B:航空器向管制移交单位发出CPDLC下行应答数据链“DISCONNECT”。同时保持和管制移交单位的话音联络和CPDLC连通
C:当和下一个管制接收单位建立话音通信,
D:A、B和C
CHG电报的作用是()。
A:修订领航计划(FPL)
B:修订飞行申请
C:修订飞行预报
D:修订班期时刻表
飞行速度一定时,空气密度越大()。
A:升力越大
B:升力越小
C:所需推力越小
D:发动机输出功率越小
在固定格式电报中的其它情报/补充资料编组中出现“E/”时,后接内容应当为()。
A:航空器的搭载人员数量
B:航空器救生设备配置情况
C:航空器所具有的续航能力
D:航空器前往备降机场的最后决断时间
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应当根据飞行流量和机场、航线保障设备等情况,在航空器预计起飞时间()小时前批复飞行预报。
A:8
B:6
C:5
D:2
管制员取得执照后,仍需()考核一次。
A:1年
B:2年
C:3年
D:半年
进近、塔台、区域管制室之间进行协调时,有关的协调指示()。
A:对于进、出港航空器,塔台遵守区域或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区域管制室遵守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
B:对于出港航空器,塔台管制室遵守区域或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进近管制室遵守区域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
C:对于出港的航空器,塔台遵守区域或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区域管制室遵守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
D:塔台管制室遵守区域或进近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进近管制室遵守区域管制室发布的协调指示,区域管制室不必遵守相邻区域管制室的指示和空军的指示
如果二次监视雷达位置显示的精确性通过监控设备或其他方式得到证实,在要求联合使用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的场合,一次监视雷达失效时,对已经识别的并装备应答机的航空器之间,()单独使用二次监视雷达以提供间隔。
A:可以
B:不可以
C:不一定
D:按上级要求执行
RQP电报表示()。
A:请求飞行计划报
B:请求领航计划补充报
C:现行飞行变更报
D:领航计划补充信息报
使用二次监视雷达的,可以通过()识别航空器。
A:从雷达标牌上认出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B:使用应答机的识别功能
C:只需满足A或B中一个
D:须同时满足A和B
最低安全高度告警系统向管制员提供()告警。
A:声音
B:指示灯光
C:声光
D:没有确定
西部航路往返可使用的高度层有()。
A:9000米、9600米、10200米、10800米、11400米
B:9600米、10200米、10800米、11400米、12000米
C:9600米、10200米、10800米、11400米
D:10200米、10800米、11400米、12000米
现阶段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分为:塔台管制室,()以及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调度室。
A:飞行签派室,进近管制室(终端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
B: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信息服务报告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
C: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进近管制室(终端管制室),情报室
D: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进近管制室(终端管制室),区域管制室(区域管制中心)
在对流层顶下飞行,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是()。
A:雾
B:霾
C:风沙
D:浮尘
同航迹、同巡航高度、不同速度的航空器,前方航空器比后方航空器快40千米/小时以上,两架航空器飞越同一位置报告点后必须有()分钟的时间间隔。
A:3
B:5
C:6
D:10
作起落航线飞行的航空器与最低安全高度上的航空器,其垂直间隔不得小于()米。
A:100
B:200
C:300
D:500
在丘陵山区,机场区域内仪表飞行最低安全高度是以机场导航台为中心,半径55公里扇区范围内,距离障碍物的最高点不得少于()。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600米
()属于飞行事故征候。
A:航空器启动、滑行、飞移、起降过程中撞障碍物和航空器偏出规定的滑行路线而受损
B:空中航空器的主要操纵系统出现卡阻或襟翼失效
C:飞行中发生迷航和飞错或擅自改变高度或航线
D:A、B和C
航空器复飞转弯开始的位置为()。
A:一个高度,一个电台位置
B:一个方向,一个距离
C:一个高度,一个时间
D:一个方向,一个时间
某一经线的经度是()。
A:该纬线上任一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B:地图上该纬线所指的方向
C:该纬线同赤道面的夹角
D:该纬线同经线的夹角
各区域管制室在收到西部航路FPL电报后,应确认计划编组18“REG/”项是否注明该航空器的注册号,我们了解注册号主要用于()。
A:了解航空器机型,提供间隔服务
B:可以知道航空器的性能和配备的设备
C:可以对照航空公司提供的卫星电话号码表,知道航空器的卫星电话号码
D:可以知道是哪国的航空器,从而知道起飞机场和目的地机场
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管制员应当了解()的天气情况和演变趋势。
A:相邻管制区
B:本管制区
C:A类空域
D:B类空域
航线飞行的安全高度,在平原地带应当高出航线两侧各25千米以内障碍物的最高标高()米。
A:200
B:300
C:400
D:600
逆温出现时会导致()的情况。
A:整层稳定度增加
B:整层稳定度减小
C:强烈的垂直运动
D:积雨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