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加工中心操作工
加工中心在工件加工过程中,若进行单段试切时,快速倍率开关必须至于()。
A:最高档
B:最低挡
C:较高档
D:较低挡
高频热处理生产效率高,淬火层深度2~5mm,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适宜于大批量生产。
关于误差复映的描述,()是
不正确
的。
A: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上去。
B:若一批工件的毛坯尺寸不一,加工后的工件仍有尺寸不一的误差。
C:误差复映系数ε(ε<1)定量地反映了毛坯误差经加工后所减少的程度。
D:工艺系统的刚度越大,误差复映的现象就越明显。
在多轴加工中,如果球刀的轴线从垂直于被加工表面变为与被加工表面呈倾斜状态,则刀具接触点处的切削速度与原来相比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粗车工件外圆表面的IT值为()。
A:11—13
B:14—16
C:10
D:16
逆时针方向铣内圆弧时所选用的刀具补偿指令是G03。
对于圆度误差为奇数棱的三棱等径圆,应采用三点法测量其圆度误差。
FANUC-0I-TD系统主板上模拟电压输出口为()
A:JD36A
B:JA40
C:JA41
D:CP1
G75是返回参考点指令。
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
有第三轴平行于Y轴则该轴定义为()轴。
A:V
B:Q
C:W
D:P
自动加工过程中,程序暂停后继续加工,按下列()键。
A:FEEDHOLD
B:CYCLESTART
C:AUTO
D:RESET
使用镜像功能后,不需要用M23取消镜像。
某加工中心的X轴动作异常,维修人员在查找故障时将X轴和Z轴电动机的电枢线和反馈线对调,进行点动操作,并根据对调后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查找故障。这种方法称为()。
A:同类对调法
B:备件更换法
C:观察检测法
D:原理分析法
感应加热淬火时,若频率为50kHZ,则淬硬层深度为()。
A:17.5mm以上
B:26—48mm
C:10—15mm
D:7mm
尚小美是一个车工,同时也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这天,她穿着新买的皮凉鞋,披着新染的长发,高高兴兴的去厂里上班。一看时间快来不及了,她便直接来到了车间,打开了机床。刚准备干活,看看自己精心护理的纤纤玉手,小美赶紧找出一双手套戴上。干着活,小美发现机器有一点脏,她赶忙用抹布擦了擦。过了一会儿,旁边的同事芳芳看见小美的新发型不错,就问她是在哪儿做的,两人聊了一阵发型和时装。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下班了,小美停下机床,做了清理和润滑,然后切断电源,便和芳芳一同下班了。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请指出尚小美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截至式换向阀的阀芯位移只要达到阀座孔径的()就可以使阀完全打开。
A:1/4
B:1/5
C:1/3
D:1/2
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Z对应的变量是()。
A:#101
B:#31
C:#21
D:#26
接触器能实现碗巨离自动操作和过电压保护操作。
端面铣削是指用铣刀端面齿刃进行的铣削。
除()外,其他三个原因都会引起加工中心的主轴噪声。
A:电动机与主轴传动带过紧
B:碟型弹簧位移量较小
C:齿轮啮合间隙不均匀或齿轮损坏
D:传动轴承损坏或传动轴弯曲
因为毛坯表面的重复定位精度差,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变形、受热变形而引起的种种误差,这类原始误差关系称之为工艺系统()。
A:动态误差
B:安装误差
C:调和误差
D:逻辑误差
影响蜗轮副齿合精度的因素以窝杆轴线偏移蜗轮轮齿对称中心面为最大。
G00功能是以加工中心设定的最大运动速度定位到目标点。
正规的装配图包括—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和零件明细表五部分。
A:材料种类;
B:标题栏;
C:零件数量;
D:检验标准。
大批量生产和生产稳定时用调整法计算加工余量,这样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选择粗基准时,应该保证零件上加工表面和()之间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
A:加工表面
B:不加工表面
下面选项中,()
不属于
线框建模的特点。
A:数据结构简单、存储量小
B:对硬件要求不高、处理时间少
C:常用来表达二维几何信息,如车间布局运动机构模拟、杆梁有限单元的显示等
D:可进行物性计算,如物体的表面积、体积等
量规的分类?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