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油雾吸收器

本实验室的色谱检测器有哪几种?吸收实验中用色谱的检测器属于哪一种?另一种常用的检测器是什么检测器?
气相吸收总速率方程式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总系数只与气膜有关,与液膜无关
B:气相吸收总系数的倒数为气膜阻力
C:推动力与界面浓度无关
D:推动力与液相浓度无关
在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大,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吸收剂进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出塔液体组成x1(),回收率()。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Y1,则:出塔气体浓度Y2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对于易溶气体为气膜控制,对于难溶气体为()。
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其他条件不变,喷淋量增大,体积吸收系数Kxa将如何变化()。
影响吸收操作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降低
B:升高
C:变化
D:不变
在一符合亨利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下方,解吸的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上方。()
拟设计一座用清水吸收NH3的吸收塔,已规定出塔气体中的NH3浓度不得大于给定值。若进塔气中NH3含量增大,则最小液气比将()。
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是()
A:气相总压一定,稀溶液
B:常压下,稀溶液
C:气相总压不超过506.5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D:气相总压不小于506.5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产生结果是()。
由手册中查得稀氨水的密度为0.9939,若100g水中含氨1g,其浓度为()kmol/m3
A:0.99
B:0.85
C:0.58
D:0.29
其他参数不变,仅将吸收剂用量增加,吸收因数S(),吸收推动力(),所需的传质单元数()。
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应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溶剂的再生与吸收设备。
H、E、m、分别表示什么?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何?
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NL将(),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其气体出口浓度y2将()。
计算题:在常压逆流吸收操作的填料塔内,用纯吸收剂S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份A,入塔气体中A的縻尔分率为Y1=0.03,要求吸收率,已知,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试计算:操作液汽比为最小液汽比的倍数?吸收液的出口浓度?气相传质单元数?
对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介面浓度y1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液面浓度x1接近于()。
压力(),温度(),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工程上常用水–空气系统进行氧解吸,这种系统属于()系统,传质阻力主要在()一侧。
亨利系数小的气体溶解度大,溶解度系数小的气体溶解度也大。()
吸收过程避免液泛的主要操作要点是()。
A:控制液体流速
B:控制温度
C:控制气体速度
D:控制压力
计算题:在293K和101.3Kpa下,用清水分离氨和空气的混合物,混合物中氨的分压为15.2Kpa,处理后分压降至0.0056Kpa,混合气处理量为,已知,Y*=0.5X。 试计算: (1)最小吸收剂耗用量; (2)若适宜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3倍,求实际耗用量; (3)若塔径为1.2m,吸收总系数为,求所需填料层高度?
某填料塔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当液体流量和进塔气体的浓度不变时,增大混合气体的流量,此时仍能进行正常操作,则尾气中氨气的浓度()。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某低浓度气体溶质被吸收时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且kY=3×10-5kmol/(m2•s),kx=8×10-5kmol/(m2•s),m=0.36,则该过程是:()。
A:气膜阻力控制
B:液膜阻力控制
C:气、液两膜阻力均不可忽略
D:无法判断
依据“双膜理论”,下列判断中可以成立的是()。
A:可溶组分的溶解度小,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B:可溶组分的亨利系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液膜控制;
C:可溶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D:液相的粘度低,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液膜控制。
某逆流吸收塔在操作时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发生下列情况()。
A:液体出塔浓度增加,回收率不变
B:液体出塔浓度不变,气体出塔浓度增加
C:液体出塔浓度和气体出塔浓度均增加
D:在塔的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