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肉毒毒素对热的抵抗力是()
A:耐热100℃30min
B:耐热120℃20min
C:不耐热煮沸1min即可破坏
D:不耐热煮沸10min即可破坏
E:不耐热煮沸5min即可破坏
在我国,黑热病的临床表现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黑热病。
有关恶性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
B: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可转变为白血病
D:霍奇金病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E:单独在骨髓中发现R-S细胞即可诊断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和分子荧光分析分别利用的是()。
A: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B:原子核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E: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体内可以产生雌激素的部位有()
A:卵巢
B:睾丸
C:肾上腺皮质
D:胎盘
E:子宫内膜
内基小体有助于哪种疾病的诊断()
A:腺病毒感染
B:麻疹
C:鹦鹉热
D:狂犬病
E:巨细胞病毒病
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 )
A:曲霉菌
B:隐球菌
C:球孢子菌
D:白假丝酵母菌
E:毛霉菌
淀粉酶的特性包括()
A:最适反应pH为6.9
B:是正常时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C: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对α-1,6-糖苷键无作用
D:仅由胰腺分泌
E:分子量5.5~6.0kD
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和红细胞均增加,同时许多凝血因子浓度也增加,血沉加快,虽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仅有轻度缩短,但妊娠女性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5倍多。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不属于妊娠时母体血液学变化的是()
A:血浆容量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
B:许多凝血因子浓度增加
C:血小板计数可基本保持不变
D:PT和APTT轻度缩短
E:PT和APTT增加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妊娠期许多凝血因子含量发生变化,除外()
A: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约65%
B: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增加
C:凝血因子Ⅱ、Ⅴ、Ⅻ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D:凝血因子Ⅺ、ⅩⅢ轻度增加
E:凝血因子Ⅺ、ⅩⅢ轻度下降
下列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叙述正确的是()
A: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表现
B:粒细胞出现巨型杆状核和核分叶过多现象
C:可见细胞浆发育落后于细胞核现象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象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的巨幼变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
A:细菌脂多糖
B:酵母多糖
C:免疫复合物
D:肽聚糖
E:凝聚的IgA
女,31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检验结果: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分别在髂前上棘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均有混血,胸骨柄穿刺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及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D:SLE
E:巨幼细胞贫血
下列酶-底物颜色反应组合中正确的是()
A:HRP-OPD——蓝色
B:HRP-TMB——红色
C:HRP-p-NPP——蓝色
D:AP-p-NPP——黄色
E:AP-OPD——黄色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不适当的是()
A:补充血小板
B:补充凝血因子
C:应用抗凝药物
D:禁用抗血小板药物
E:可用血浆置换
原代非洲绿猴肾细胞不能分离的病毒是()
A:腮腺炎病毒
B:风疹病毒
C:腺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血清总镁测定方法是()
A: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钙镁试剂法
D:离子选择电极法
E:邻甲酚酞络合铜法
有关药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指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各部位,并进入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可逆性转运过程
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可达到转运平衡,但不一定是均匀分布
C: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
D:受到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的影响
E:受体液pH差异的影响
可用于破碎组织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有( )
A:超声破碎法
B:反复冻融法
C:超速离心法
D:酶处理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
B: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要调节作用
C:传入途径是迷走神经
D:可促进吸气及时转入呼气
E:有明显的种属差异
简POCT的主要特点包括()。
A:检验结果标准化、
B:实验仪器综合化
C:实验仪器小型化
D:结果报告即时化
E:操作方法简单化
保存抗血清时,防腐剂NaN3的浓度为( )
A:0.1%~0.2%
B:0.2%~0.5%
C:0.5%~1%
D:1%~2%
E:2%~5%
能与IL-3协同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
A:IL-4 
B:IL-7 
C:IL-11 
D:EPO 
E:GM-CSF
关于多毛细胞白血病,正确的是()
A:幼红细胞PAS染色强阳性反应
B:氯乙酸AS-D萘酯酶强阳性反应
C:α-乙酸萘酯酶染色阳性,且能被氟化钠抑制
D:NAP染色积分减低
E:ACP染色阳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
E:性行为传播
有关DNA聚合酶作用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有单链DNA模板
B:底物是dNTP
C:合成方向只能是3′→5′
D:需要ATP和Mg2+参与
E:合成方向只能是5′→3′
病人,男,29岁。因乏力、酱油色尿就诊。体检:皮肤粘膜轻度黄染,肝脾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网织红细胞10%、蔗糖溶血试验(+)、尿红细胞(+)、尿隐血试验阳性。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C:冷凝集综合征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造血停滞
外斐反应OX19阳性,OXk阴性,可能的诊断是()
A:恙虫病
B:流行性斑疹伤寒
C:Q热
D:甲型副伤寒
E:乙型副伤寒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A:μm
B:cm
C:nm
D:mm
E:dm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特点,主要有()
A:多数为正常菌群,致病力不强
B:通常经间接接触传播
C:所致感染可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D:致病物质主要为侵袭力和内毒素
E:多数为内源性感染
关于外一斐试验,错误的是()
A: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B:阳性结果呈现凝集反应
C:检测的是立克次体抗原
D: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
E:实验材料之一为变形杆菌菌体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