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
有关异位甲状腺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以舌底部最常见
B:表现为颈中部肿块
C: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同,T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E:甲状腺的任何疾病均可发生
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下列哪种肺气肿的发生关系密切()
A: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B:全小叶型肺气肿
C:混合型肺气肿
D:间质性肺气肿
E:肺大泡
患者,女,23岁,血HCG升高,CT显示基底节占位,占位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滋养层细胞异型增生,核分裂易见。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诊断为()
A:绒癌脑转移
B:星形细胞瘤
C:胶质母细胞瘤
D:神经鞘瘤
E:侵袭性葡萄胎脑转移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此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血道转移
B:脑脊液转移
C:淋巴道转移
D:种植性转移
E:直接蔓延
关于瑞氏染色法的描述,下列
不正确
的是()
A:染色方法简单、省事
B:细胞结构清晰
C:细胞固定后收缩、体积变小
D:特别适用于血细胞涂片染色
E:对较厚的涂片染色不佳
矽肺引起肺原性心脏病的原因是由于()
A:支气管腺体肥大增生、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
B:急、慢性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
C:支气管壁因炎症而遭破坏
D:细支气管壁及肺泡间隔弹力纤维支架破坏和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E:肺组织高度纤维化
患者,男性,78岁,进不洁食物后呕吐、腹泻3天,昏迷1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T38.5℃,P112次/分,R26次/分,BP70/50mmHg,压眶无反应。皮肤干燥,弹性极差,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尿糖(++++),酮体(±)。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临床诊断为()
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B:高血压危象
C:脑卒中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乳酸酸中毒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补液治疗首先采用()
A:10%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溶液
C:0.9%氯化钠溶液
D:0.45%氯化钠溶液
E:林格液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更容易出现的异常为以下()
A:ALT,AST
B:BUN,Cr
C:ESR
D:血乳酸
E:TBIL
诊断子宫腺肌症时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要超出基底层下至少()
A:2mm
B:2.5mm
C:3mm
D:5mm
E:1intn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于()
A:冠心病
B:高血压
C:高血脂
D:糖尿病
E:脑血栓
超声测量胎儿股骨长度,怎样才能避免较大的测量误差()
A:用线阵式超声探头
B:采用凸阵式超声探头
C:采用扇扫式或小凸阵探头
D:声束与胎儿股骨尽可能保持垂直
E:声束与胎儿股骨尽可能保持平行
若欲显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常采用:()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
关于卵黄囊瘤说法错误的是()
A:又称内胚窦瘤
B:多发生在30岁以下妇女
C:婴幼儿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类型
D:低度恶性
E:S-D小体形成
肺根部
不包括
()
A:气管末端
B:主支气管
C:淋巴管
D:神经
E:肺静脉
关于炎症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C: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理化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炎因子
患者,男性,28岁,头颅为高空坠物砸伤昏迷,手术治疗后患者清醒,但患者出现尿量增多,每日达8000~10000ml,尿比重1.002,烦渴,每日饮水量约5000m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行下列何种检查()
A:OGTT
B:禁水加压试验
C:头颅CT
D:肾穿刺
E:双肾CT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可能存在()
A:糖尿病
B:中枢性尿崩症
C:精神性多饮
D:急性肾衰竭
E:肾性尿崩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症的治疗为()
A:胰岛素
B:透析治疗
C:DDAVP肌注
D:限制每日饮水量小于1000ml
E:脱水
下列对血栓结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故不会被血流冲走形成栓子
B:大血栓不被溶解只能被机化
C:血栓形成后阻塞的血管就永久失去血液流通
D:陈旧的血栓可发生钙盐沉积而钙化形成静脉石或动脉石。
E:血栓形成后无机盐沉淀的过程称为血栓机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用胰岛素治疗采用()
A:大剂量正规胰岛素静脉注射
B:大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
C:每4h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10U
D:每小时滴注正规胰岛素5U
E:每小时静脉滴注鱼精蛋白锌胰岛素5U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镜下特点应除外()
A:由多种细胞成分混杂
B:细胞具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
C:成纤维细胞排列成特征性的漩涡或车辐状
D:可见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及间变性瘤巨细胞
E: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
以下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
A:毛囊角化病
B:银屑病
C:湿疹
D:红斑狼疮
E:结节性红斑
女,20岁。因掌跖皮肤出现红斑、增厚18年伴部分末端指(趾)节畸形、溃疡8年余。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手部见弥漫性红斑、增厚伴手指畸形外观,中指伸侧有蜂窝状凹陷。双手拇指关节处见海星状角化。双足跖弥漫性角化增厚并有皲裂、糜烂伴恶臭,角化增厚边缘附黄色厚鳞屑,第一趾和第二趾可见甲变形、甲分离和混浊。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大致正常。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弥漫性掌跖角化病
B:点状掌跖角化病
C:残毁性掌跖角化病
D: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
E:进行性掌跖角化病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可伴发以下缺陷,除外()
A:秃顶
B:耳聋
C:痉挛性截瘫
D:失明
E:肌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是由哪种蛋白的基因突变所引起()
A:角蛋白1
B:连接蛋白26
C:角蛋白9
D:跨膜蛋白
E:桥粒斑蛋白
雷诺现象的皮肤颜色变化顺序为()
A:红→白→紫
B:紫→红→白
C:紫→白→红
D:红→紫→白
E:白→紫→红
男性,26岁,高热10天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血压12/8kPa。白细胞3.2×10
9
/L,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4×10
9
/L。骨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本例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男性患者,38岁,哮喘急性发作5天。昨夜突然气急加重,大汗。查体:发绀,两肺叩诊过清音,两肺闻及哮鸣音,左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26/min,律齐。用氨茶碱及激素治疗后。两肺哮鸣音稍减轻,但气急无好转。病情加重最可能的原因为()
A:并发心衰
B:支气管痉挛
C:并发呼吸衰竭
D:继发肺部感染
E:并发气胸
癫痫灶在
18
F-FDG的PET脑代谢显像中葡萄糖代谢表现为()
A:发作期和间歇期均增高
B:发作期和间歇期均减低
C:发作期增高,间歇期减低
D:发作期减低,间歇期增高
E:发作期增高,间歇期正常
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的表现是()
A:动脉受压移位
B:新生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C:动静脉瘘形成
D:门静脉受侵犯
E:供血动脉受压闭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血容量减少
B:白细胞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动脉血氧饱和度减低
E:红细胞生成素减低
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亚甲蓝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若欲对大容积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慢流血管,常先采用:()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
下述哪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不增高,而只有T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良、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鉴别()
A:胸膜增厚伴大量胸腔积液,多为恶性
B:纵隔胸膜增厚一起形成环形增厚包绕肺组织,多为恶性
C:胸膜明显增厚超过2cm时几乎都是恶性
D:胸膜增厚呈结节状或肿块状多为恶性
E:纵隔固定无移位,多为恶性
关于阴茎癌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常发生在阴茎头部、包皮、冠状沟
B:可侵犯阴茎海绵体
C:多经淋巴道转移
D:与HPV感染有关
E:多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