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炼铁工

喷吹煤粉既有利于(),又有利于()。
熔化性是指炉渣熔化的难易程度,可用熔化温度和熔化性温度两个指标来衡量。
炼铁就是把铁从氧化物中分离出来,实质是()的失氧过程。
高炉生产普通炼钢生铁炉渣碱度控制值是()。
A:1.0左右
B:0.1左右
C:2.0左右
D:3.0左右
在()间内,煤气与炉料的温差很小,大约只有50℃左右,是热交换极其缓慢的区域,常称为热交换的()。
下面情况中哪个是造成炉墙结厚的原因()
A:长期边缘过轻,中心气流得不到发展。
B:冷却强度过大,水温差高于正常水平,造成冷却设备局部漏水。
C:喷吹量过大,热补偿不足,未燃煤粉增多,渣流动性变差,软熔带透气性变差。
D:原料不足,长期堵部分风口,低冶强作业。
对成品矿石进行混匀处理。入炉矿石含铁量波动可以在±1%左右。
连续崩料应预防炉凉,应适当补充入炉的焦炭量。
高炉冶炼接受高风温的条件有哪些?通过各种措施可以提高热风炉送风温度。
下列属于反应炉况的综合性参数为()
A:休风率
B:顺行
C:炉温
D:质量
釩钛矿对炉衬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
A:碳化钛、氮化钛具有高温难熔性,并使渣铁“粘稠”,产生“结厚”使炉缸、炉底等温线向中心移动。
B:碳化钛、氮化钛具有高温膨胀性,并使渣铁“粘稠”,产生“结厚”使炉缸、炉底等温线向中心移动。
C:碳化钛、氮化钛具有高温粘结性,粘贴到炉衬薄弱处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煤气中CO在上升过程中,当温度降低400~600℃时可发生2CO=CO2+C反应。
高炉冶炼用焦碳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固定碳高,灰份低,机械强度高
B:含S、P杂质少
C:粒度均匀,粉末少,水份少且稳定
D:反应性低,抗碱性好
决定高炉大、中修停炉的条件是什么?
硅石的SiO2含量一般为()
A:50—60%
B:90—98%
C:60—70%
D:70—80%
离子理论对于液态炉渣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A:液态炉渣由简单离子与复杂络离子组成是一种完全的离子溶液
B:金属氧化物离解后能电离
C:金属相与渣相之间反应依靠电子传递
D:液态炉渣具有导电性
高炉内衬破损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是()。
A:热力作用
B:化学作用
C:物理作用
D:操作因素
高炉冶炼对炉渣制度的要求正确的是()
A: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B:有足够的脱S能力
C:对高炉砖衬有较强的侵蚀能力
D:在72°炉温和炉渣碱度正常条件下,应能炼出优质生铁
新建或大中修高炉采用烧结矿开炉时的炉渣碱度控制一般在()
A:0.95~1.00
B:1.0~1.05
C:1.05~1.10
D:1.10~1.15
焦炭中硫每增加0.1%,焦比会增加(),生铁减产()。
在焦比一定量时,调剂风温不会引起煤气数量和浓度的变化,对矿石的还原不致有很大影响。
(),应用防滑钢板或格栅板制作,钢板应有防积水措施。
A:天桥
B:通道
C:斜梯踏板
D:各层平台
焦炭的气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界限为()℃。
A:<900
B:900~1000
C:1100以上
下列()是高炉喷煤后对高炉的影响?
A:煤气量增加
B:鼓风动能提高
C:直接还原反应降低
D:中心温度降低
提高大料斗使用寿命的措施?
导致冷床活动裙板不平的原因()
A:活动裙板连接的销轴脱落
B:活动裙板调节丝杆松动
C:液压缸内泄
D:液压阀损坏
日本新一代高炉技术的核心技术是研究使用高反应性高强度焦炭和热压含碳球团,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还原剂比和二氧化碳排放,欧洲则研究炉顶煤气脱除CO2后预热到900℃左右再喷入高炉炉身,循环利用炉顶煤气,而且鼓风用温度较低的氧,而不是高风温空气,即所谓无氮气高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请用高炉还原基本原理分析日本新一代高炉技术的理论基础。
布袋除尘器主要由()、()、()构成。
送风制度主要参数在日常操作中的调节内容有哪些?
高炉喷煤不仅是高炉调剂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还是弥补焦炭不足的主要措施。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是()。
A: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
B:理论燃烧温度下降,造成炉缸中心温度下降
C:料柱中焦炭比例降低后,炉料重量增加,有利于炉料下降,允许适当增加压差
D:间接还原发展直接还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