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
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肝脏
E:卵黄囊
最适宜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染色
B:糖原染色
C:酸性磷酸酶染色
D:碱性磷酸酶染色
E:铁染色
HiCN测定Hb所用转化液不能贮存于塑料瓶中的原因是()
A:Hi生成减少,结果偏低
B:CN-下降,结果偏低
C:Hb转化时间延长
D:容易出现浑浊现象
E:毒性加强
R-S细胞形态特征是什么?
用琼脂糖凝胶平板法检测吞噬细胞功能时中间孔放入()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趋化因子
D:对照培养液
E:生理盐水
引起低磷血症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细胞外磷酸盐丢失
B:维生素D缺乏
C:磷向细胞外转移
D:肾磷酸盐阈值降低
E:输葡萄糖及胰岛素
免疫染色过程中使用蛋白酶消化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暴露抗体的补体结合位点
B:增加细胞和组织的通透性
C:利于抗体与抗原最大限度的结合
D:限制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E:减少非特异性干扰
T-ALL均可表达的是()
A:CD19
B:CD7
C:HLA-DR
D:CD33
E:TdT
朊病毒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壳膜
C:包膜
D:RNA
E:DNA
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常见病毒是()
A: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B: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C:CMV
D:EB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何为干化学分析?
下列哪项不符合染色体结构和形态( )
A:着丝粒偏于一端,称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B:着丝粒接近一端,称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C:每一中期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
D:着丝粒的位置位于或接近染色体中央,称中着丝粒染色体
E:有些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可见随体,每个人每个细胞都同时出现
试述速率散射比浊法。
肝片形吸虫寄生于螺体的是下列哪几个阶段( )
A:胞蚴
B:母雷蚴
C:子雷蚴
D:囊蚴
E:虫卵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
A:从因子Ⅲ的进入到凝血酶的形成过程
B:从因子Ⅶ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C:从因子Ⅴ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D:从因子Ⅲ的进入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E:从因子Ⅻ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下丘脑-腺垂体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ACTH的反馈调节
B: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TSH的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TRH的反馈调节
D:生长激素对下丘脑GHRH的反馈调节
E:月经周期中排卵期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时,对GnRH及LH释放的反馈调节
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关于利器处理错误的是()
A: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
B: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
C: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
D:尽量使用替代品
E:利器用后应放在塑料袋内统一处理
影响细胞分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染色体的选择性丢失
B:基因选择性丢失
C:基因重排
D:基因扩增
E:基因的差异表达
下列哪种病毒易发生潜伏感染()
A:乙型脑炎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炭疽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
A:专性需氧
B:革兰阳性
C:菌体两端齐平,星竹节状
D:无毒株为黏液型
E:感染后病死率高
分选速度与细胞悬液中分选细胞的下述哪项直接相关()
A:细胞含量
B:细胞性质
C:细胞大小
D:有否胞膜
E:单核或多核
柯萨奇病毒( )
人类巨细胞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 )
腺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A:可能使被感染的T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B:可导致细胞培养出现空斑
C:在培养细胞的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D:导致培养的细胞变肿大
E:细胞培养不出现细胞病变
关于成熟红细胞的糖代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大约90%的糖通过糖酵解释放能量
B:部分糖可循磷酸戊糖旁路途径代谢
C:部分可经2,3-DPG途径代谢
D:部分可经Touster通路途径代谢
E:少量可经三羧酸循环途径代谢
胰岛
下列哪一类的大肠埃希菌中含有O157:H7这一血清型()
A:ETEC
B:EPEC
C:EIEC
D:EHEC
E:EaggEC
POEMS综合征是指哪几种症状同时发生()
A:多发性神经病变
B:器官肿大
C:内分泌病
D:皮肤改变
E:单株免疫球蛋白血症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两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A:4~10℃
B:11~15℃
C:16~20℃
D:15~40℃
E:41~50℃
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A:肾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骨髓纤维化
D:难治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MCV100fl,MCH40pg,MCHC350g/L属于下述何种贫血()。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