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五同时”的原则包括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
A:改进
B:评比
C:落实
D:处理
( )适用于地表下0.5~3.0m之间的软土处治。
A:表层处理法
B:重压排水法
C:垂直排水固结法
D:换填法
背景材料:某道路改建工程A合同段,道路正东西走向,全长973.5m,车行道宽度15m,两边人行道各3m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且向北,需新建DN800mm雨水管道973m。新建路面结构为150mm厚砾石砂垫层,350mm厚二灰混合料基层,8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为5月5日,竣工日期为当年9月30日。合同要求施工期间维持半幅交通,工程施工时正值高温台风季节。某道路公司中标该工程以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按规定获得批准后,开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中绘制了以下的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 网络图中,雨水管施工时间已包含连接管和雨水口的施工时间;路基、垫层、基层施工时间中已包含旧路翻挖、砌筑路缘石的施工时间。为保证SM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采用振动压路机,由低处向高处碾压,不得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将本工程总体施工网络计划改成横道图,横道图格式如下:
灰土挤密桩施工时,当整片处理时,宜从(),同排应间隔1~2孔进行。
A:中间向外
B:外向内
C:随便
改良土摊铺因故中断超过()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采取搭接施工。
A:1h
B:2h
C:3h
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的后张法张拉的施工中,对预应力筋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应保证()。
A:不应低于极限强度值的75%
B:不应低于标准强度值的75%
C:不应低于平均强度等级值的75%
D: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稀浆封层需要加快破乳时,可采用一定数量的( )作填料。
A:石屑或砂
B:填料
C:乳化沥青
D:水泥
E:消石灰
对已插入拉杆的纵向假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mm,纵、横缩缝宜同时切缝。
A:50
B:60
C:70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CBR值不应小于(),用做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CBR值对轻交通道路的不应小于(),对中等交通道路不应小于( )。
A:96%,40%,98%,60%,60%
B:96%,60%,98%,40%,60%
C:98%,60%,96%,40%,60%
D:96%,60%,98%,60%,40%
一般情况下,各交通等级路面所使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迟于()。
A:10h
B:12h
C:15h
D:20h
桥梁按其用途可分为()。
A:公路桥
B:铁路桥
C:人行桥
D:渡槽
矢跨比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表达式是( )。
A:矢高/跨径
B:净矢高/净跨径
C:计算矢高/计算跨径
D:总矢高/总跨径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指标有()。
A:死亡人数
B: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
D:重伤人数
E:轻伤人数
道路用煤沥青适用于()。
A:透层
B:粘层
C: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公路沥青面层
D: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表面层
真空预压处理范围、周围排水沟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mm。
A:±100;
B:±150;
C:±180
截水沟的边缘离开黄土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至少()。
A:5m
B:10m
C:15m
D:20m

背景材料:
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0m+155m+90m,箱梁宽14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渐变到跨中的3.5m,根据设计要求,0号、1号块混凝土为托架浇筑,然后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挂篮采用自锚式桁架结构。施工单位根据该桥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其中对箱梁悬臂浇筑阶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1)在两主墩的两侧安装托架并预压,架立模板,绑扎0号、1号块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筋;(2)拼装挂篮,用堆载法预压挂篮,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3)按设计标高值加预加抬高量值架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各个节段的箱梁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4)拆除模板,移动挂篮,开始下一个节段的施工;(5)在整个悬臂浇筑过程中,定时进行箱梁节段标高的测量,以及应力和温度的观测,整个测量完全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施工单位在0号、1号块施工完成后拼装挂篮是否正确? (2)采用堆载法预压挂篮除了消除非弹性变形外,还有哪些目的? (3)张拉完预应力筋后能否开始做下一节段的施工?为什么?
管涵施工中,水泥混凝土垫层完成后,需技术间歇7d,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可吊装管道,应选用的搭接关系是()。
A:STS=7d
B:FTF=7d
C:FTS=7d
D:STF=7d
对于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的沉井中常见质量控制点包括()。
A:垂直度的控制
B: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C:初始平面位置的控制
D:下沉过程中沉井偏斜与移位的动态控制
E:封底混凝土的浇筑工艺确保封底混凝土的质量
承载板试验

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块石类作为基床底层填料时,应级配良好,其粒径不应大于()cm。
A:5
B:10
C:15
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SMA路面施工各环节中需控制( )温度。
A:沥青加热
B:矿粉加热
C:集料加热
D:开放交通
E:混合料摊铺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7.8km的二级公路旧路面"白改黑"改建施工,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面层,使用9年后面板破损严重,主要的病害有:裂缝、断板、板底脱空。设计院现场勘察后认为必须重建,设计院进行了旧路改建设计,设计要求将旧路面做碎石化处理,加铺SMA面层。在右侧岩层破碎的挖方路段增设了护面墙和1m宽的A平台。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旧路面碎石化施工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将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路面碎石化施工正式开始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获取破碎参数。②在正常碎石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路面实际状况对破碎参数不断作出微小的调整。③路面破碎时,先破碎中部的行车道,然后路面侧边的车道。两幅破碎一般要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④机械施工过程中要灵活调整行进速度、落锤高度、频率等,尽量达到破碎均匀。⑤路面碎石化后,应清除路面中所有松散的填缝料、胀缝料、切割移除暴露的加强钢筋或其他类似物。⑥路面碎石化后进行压实,表面低凹处在压实前采用黏土回填、找平,以保证加铺沥青面层的平整度。
事件二:SMA的碾压遵循一定的原则:碾压温度越高越好,摊铺后应立即压实,不得等候。SMA路面碾压宜采用振动钢轮压路机初压1~2遍、复压2~4遍、终压1遍的组合方式。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宜用高频率、低振幅。
事件三:护面墙基坑开挖后,按照《高处作业分级》,根据护面墙砌筑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将护面墙砌筑按高处作业进行施工,严格按高处作业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1.改正旧路面碎石化技术要点中的错误之处。 2.用八个字总结事件二中提及的SMA碾压原则。 3.计算图中边沟的最大过水面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1.写出背景中A平台的专业术语。 2.写出事件二中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理由。 3.背景中护面墙砌筑作业的高处作业高度是多少?按照高处作业分级,该作业属于哪一级高处作业?
静压沉桩的施工顺序应选择()。
A:从两侧向中间
B:从中间向两侧
C:单项进行
属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A:SMA
B:SAC
C:ATB
D:00FC
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凡使用圆盘、叶片式抹面机精平后的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必须采用()方式制作抗滑沟槽。
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由业主自行组织施工公开招标。该工程项目已列入地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概预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业主在评标之前组建了评标委员会并确定招标投标程序如下: (1)发出投标邀请函; (2)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 (3)进行资格后审; (4)勘察现场和召开投标预备会; (5)投标; (6)开标、评标和定标。 问题: 1.招标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招标投标程序的内容是否正确?不正确之处请改正,并排出正确的顺序
紧急电话控制台包括()。
A:计算机
B:彩显
C:声卡
D:麦克风、打印机及通信接口等
E:数据程控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