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内河船员证
主机、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分别是(),每日进行统计并记载。
A:轮机长、大管轮
B:大管轮、二管轮
C:二管轮、加油工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A:国家标准对标准件的画法作了简化和规定
B:国家标准对常用零件的结构形状、规格等作了具体规定
C:销和键都是标准件
D:国家标准对齿轮、弹簧等常用零件的一些常见结构和重要参数作了规定
船舶制动性能应为()
A:制动时间
B:冲程
C:制动时间和冲程
D:主机功率
变向量式舵机液压系统中设置辅泵的作用不是为了()。
A:为液压远操系统供油
B:为主油路补油
C:循环冷却,净化液压油
D:提高系统功率
停用的液压传动设备每()须做一次检查性运转。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一季度
D:半年
两台性能相同离心泵向某系统单独供液时流量为Q,扬程为H,串联向该系统熟液时流量为Q’,扬程为H’()
A:Q’=QH’=2H
B:Q’=Q2H>H’>H
C:Q’>QH’>H
D:Q’=2QH’=2H
顺航道下驶的机动船,当驶近弯曲航段,不能会船的狭窄航段时,发觉该航段内有船驶来时,下驶的机动船应采取的避让行动是()
A:减速、停车控制船位、船速
B:选择宽敞的水域掉头等候
C:A、B均对
D:A、B不必要
下行顶推船队遇风,应使船队().
A:离开下行航路
B:航行于小浪区
C:必要时尽早抛锚扎风
D:ABC都对
锅炉运行中突然熄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切断锅炉电源
B:停止风机
C:停止供油
D:B+C
冬季柴油机起动前备车中,对冷却水应预热到:()
A:20℃左右
B:30℃左右
C:40℃左右
D:50℃左右
离心泵单吸闭式叶轮后盖板密封环以内近泵轴处开有若干圆孔,是用来()
A:调节流量
B:调整叶轮动平衡
C:使叶轮轴向力平衡
D:减轻叶轮重量
机动船在掉头过程中,操作复杂,回转水域(),占据航宽(),对过往船舶阻碍大。()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船舶旋回中出现的外倾角较大而危及船舶安全时,应()
A:立即回至正舵
B:立即操相反的大舵角
C:逐步降速,逐步减小所用舵角
D:以上措施均正确
船舶逆流航行,在选择航路时应综合考虑()等因素。 ①缓流区航道水深分布及位置 ②过河航行的次数 ③本船的操纵性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主轴承磨损最大的柴油机运转工况是:()
A:超负荷运转
B:低速运转
C:频繁变速运转
D:频繁起动
环境保护呼吁更低排放的动力装置,目前公认的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A:采用燃料电池
B:喷水法、催化剂法
C:喷水法
D:催化剂法
长度为30m以上的机动船或者船队,在掉头前()分钟,夜间应显示()环照灯各一盏。()
A:3;白、红
B:3;红、白
C:5;白、红
D:5;红、白
(三等)机舱未按驾驶台的指令操车,但未造成任何损失,其性质属于()
A:船员责任事故
B:一般事故
C:事故隐患
D:不是事故
在三视图中,符合“高平齐”规律的是()
A:俯视图与左视图
B:主视图与仰视图
C:主视图与俯视图
D:主视图与左视图
曲轴的曲柄臂与轴左面相交处均采用较大的圆弧过渡,其主要目的是()。
A:便于加工
B:增强曲轴刚度
C:减小应力集中
D:便于轴瓦安装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A:灭火器要倒置,人站下风处
B:灭火器不可倒置,手拿喇叭处
C:人站上风处,手拿住喇叭喷头的绝热把手处
D:人站下风处,手拿装喇叭喷头的绝热把手处
在内河失去控制的“非自航船”也应属于“失去控制的船舶”。
冷库制冷装置随着库温下降,()不会下降。
A:吸气和排气压力
B:压缩机轴功率
C:制冷剂流量
D:供液过冷度
我国用“酸值”表示滑油中()的含量。
A:有机酸
B:无机酸
C:水溶性酸
D:总酸值
柴油机气阀研磨后对密封性的初步检查常采用:()
A:液压试漏法
B:塞尺塞测法
C:阀锥面上铅笔划线法
D:测量压缩压力法
某航道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或1/5000,若在图上量得某处航宽为4cm,则实际航宽为().
A:20m
B:400m
C:200m
D:2000m
上行船与下行船的航向相反,是按船舶行驶方向与河流()游方向的关系而划分的。 ①上; ②中; ③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靠水环泵引水的离心泵的最佳运行方式是()
A:水环泵由离心泵附带连续工作
B:引水成功后让水环泵封闭运转
C:引水成功后让水环泵小流量运转
D:引水成功后让水环泵脱离工作
单位时间内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称为()。
A:输出功率
B:容积功率
C:输入功率
D:水力效率
船舶重心的变化取决于:()。
A:船舶吃水的变化
B:驾驶台的位置
C:货物分布情况
D:船舶浮力变化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