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表达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用()。
A:直方图
B:单式直条图
C:复式直条图
D:线图
E:百分直条图
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所调查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的患病率为()。
A:5.90%
B:46.72%
C:12.63%
D:50.10%
E:15.57%
直线回归中,如果散点分布呈直线趋势,X增加时Y减少,则可初步判断()。
A:两变量呈正相关关系
B:两变量呈负相关关系
C:两变量呈无相关关系
D:b>0
E:b<0
某学生,女16岁,平日喜欢看书,几乎每天都长时间坐着,不喜锻炼,体重超重,请问她将来可能比别人更容易得什么病()。
A:心脑血管疾病
B:糖尿病
C:肿瘤
D:肺部疾病
E:以上都是
评价某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是()。
A:PAR
B:灵敏度
C:漏报率
D:患病率
E:感染率
女性,19岁,8月15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沪,次日开始发冷、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近2天发作1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伴头痛,热退后精神佳,可以进食,体温39℃。血象∶白细胞6.5×10
9
/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0,红细胞3.2×10
12
/L,血红蛋白10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疟疾(间日疟)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伤寒
E:败血症
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因此,认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
C: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
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未用发病率
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3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
A:散发
B:爆发
C:带入
D:大流行
E:复发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
E:传染区
下列关于评价诊断哪种说法是
不正确
的()。
A:一般可从真实性、可靠性、效益三方面评价诊断试验
B: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C: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和似然比
D: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E: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患者,23岁,男性,四川人,1周前到广州打工,因低热、乏力、恶心、烦躁不安2天来就诊,患者诉近1天对声、光、风刺激敏感,不能进食,体查:体温38℃,脉搏100次/分,神志清,极度恐怖状态,声嘶。问病史时,应注意询问()。
A:有无疫水接触史
B:近2个月有无草地坐卧史
C:有无输血史及静脉吸毒史
D:有无类似疾病患者接触史
E:有无被动物咬伤史
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
A:暴露标志
B:效应标志
C:核酸、蛋白质、抗体
D:易感标志
E:突变的基因
对驱鞭虫病效果较好的药物是()。
A:酚嘧啶
B:甲苯咪唑
C:伊维菌素
D:阿苯达唑
E:阿苯达唑和多拉菌素
为预防甲型流感的主要措施是()。
A:注射丙种球蛋白
B:接种疫苗
C:口服金刚烷胺
D:注意空气消毒
E:避免到公共场所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
A: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血小板降低
C: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D: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以上均是
一九七四年印度两个邦中有200个村庄暴发中毒性肝炎,398人发病,死亡106人,中毒时适逢暴雨,患者均食用过霉变食物,临床症状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病,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增大及肝硬变。用发病村庄一些家庭剩饭喂狗,狗出现死亡。可能引起的中毒食物是()。
A:玉米、小麦、大米
B:肉类
C:蛋类
D:鱼类
E:奶类
下列哪条不是预后研究的目的()。
A: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C: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D: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E: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症状正确的是()。
A:SARS潜伏期一般为1~10天
B:起病急,多以咳嗽为首发症状
C:多为刺激性干咳、痰多,偶有血丝痰
D:患者一般都有胸闷、气促或呼吸窘迫症状
E:以上均不对
属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是()。
A:促进健康
B:健康教育
C:预防疾病
D:治疗疾病
E:康复服务
关于第二级预防说法正确的是()。
A: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子、可疑致病因子或相关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B: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后期为了减少疾病危害所采取的措施
C:防止病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D: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疾病,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E:又称病因预防
伤寒沙门菌的致病特点是()。
A:不引起菌血症
B:只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病变
C:疾病全程均可取粪便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D:病后可长期排菌
E:病后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
不包括
()。
A: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
B: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
C: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进行疾病监测
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影响筛检试验阴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
B:死亡率
C:罹患率
D:生存率
E:患病率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
A:伊蚊
B:按蚊
C:库蚊
D:体虱
E:蚤类
乳母长期营养不良,乳汁中成分含量改变较显著的是()。
A:铁
B:钙
C:维生素D
D:乳糖
E:蛋白质
为了减少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偏性,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的明显部分
B: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任何一部分
AIDS的高危人群
不包括
()。
A:同性恋患者
B:多次输血者
C:性乱交者
D:共同进餐者
E:静脉药瘾者
一种筛检乳腺癌的试验应用于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乳腺癌的400例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400例妇女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按此标准正确判为阴性的能力是()。
A:100/400=0.25
B:350/400=0.87
C:100/150=0.67
D:100/300=0.33
E:50/400=0.125
艾滋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
A:肺部
B:中枢神经系统
C:淋巴结、胸腺
D:消化道
E:皮肤黏膜
男性,22岁。腹泻1d,约20多次,水样便,量多,无臭无粘液,继之呕吐10余次,伴口渴,无尿就诊。无发热及腹痛,生病前1日进食过海产品。体检:表情呆滞,眼窝下陷,声音嘶哑,脉细弱,BP8/4kPa(60/30mmHg),全腹无压痛,最有确诊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浆比重及红细胞比容积测定
B:血清凝集反应
C:大便及呕吐物培养
D:大便光镜检
E:乙状结肠镜检查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