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理治疗(师)

某男,56岁,于昨天夜里服药并割腕自杀,幸被及时发现,经抢救,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诊断最恰当的是()。
A:自杀死亡
B:准自杀
C:自杀未遂
D:自杀观念
E:抑郁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该男于1个月前因贪污受贿被“双规”,目前已被检察院提起公诉,经审理,证据确凿,即将宣判,则该男自杀的动机最可能的是()。
A:呼吁
B:求助
C:摆脱痛苦,逃避现实
D:攻击性
E:以上都不对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对其治疗最首要的措施是()。
A:认知行为治疗
B:支持性心理治疗
C:挽救生命
D:安慰家属
E:撤销告诉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詹姆斯
D:华生
E:韦特海默
患者男性,25岁。总是听到脑子中有人给他讲话辱骂他,声音来自于脑子中而不是外界。这个患者存在的症状为()。
A:真性幻觉
B:假性幻觉
C:意识混浊
D:疑病妄想
E:非真实感
某男,28岁,下班途中,路遇四五个女学生,一时冲动,就把阴茎取出来,直对她们走去。从此以后,时常挤在人群中取出阴茎接触妇女的手背,感到很舒服。偶尔还用手触摸妇女大腿等处,多次被公安机关拘留。本人对这种行为特别憎恶,没脸与人交往,除了上班,不敢出门,越是寂寞、苦闷,越想外出行动,非常悲观。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其诊断是()。
A:躁狂症
B:性变态
C:摩擦癖
D:露阴癖
E:抑郁症
男性患者,21岁。3个月前的一次考试中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恐惧害怕,心慌,心率达每分钟100次以上,为时10分钟后即消失。以后又发作10余次,时间地点均无规律可循,亦无发作预兆。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或情景。不发作时,生活、学习均正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该疾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有明显而固定的诱因
B:起病时间可以预测
C:脑电图会出现特异性改变
D:症状单次持续时间一般为30分钟,一般不超过2小时
E:可自行缓解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疾病发作时一般多久达到高峰()。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1小时
影响测验结果的被试因素有()。
A:测验动机、焦虑水平、情绪状态
B:测验经验和联系效应
C:反应倾向
D:生理因素
E:以上都是
文兰社会成熟量表用以判断和衡量被试指标是()。
A:智力商数
B:教育商数
C:成就商数
D:社会商数
E:成熟商数
“异常行为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观点属于()。
A:精神分析观点
B:特质论观点
C:交互作用观点
D:行为主义观点
E:人本主义观点
以下哪种症状标准是属于躯体化障碍的?()
A:总是无端的怀疑和猜忌他人的行为
B:失眠
C:胃肠道不适,异常的皮肤感觉
D:凭空耳闻人声
E:以上都不对
理性情绪疗法的提出者是()。
A:A.Ellis
B:Meichenbaum
C:Goldfried
D:J.R.Cautela
E:E.T.Beck
某患者,男性,60岁,诉肺部疼痛,觉得自己可能患了癌症,惶惶不可终日。患者如果诉肺部疼痛就觉得得了肺癌,连带肋骨疼痛又觉得得了骨癌,曾在各大医院反复检查和化验,均未见阳性结果,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为()。
A:疑病症
B:躯体形式障碍
C:强迫症
D:神经性焦虑
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师为来访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来帮助来访者,这种影响技巧是()。
A:解释
B:指导
C:忠告
D:自我暴露
一个儿童在母亲生了小弟弟时,又重新尿床、吃手指,这是哪种防御机制()。
A:替代
B:认同
C:投射
D:退行
E:压抑
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具有客观性,因为()。
A:心理测验的内容和程序是一致的
B:施测人员的接待态度和指导方法有严格要求
C:施测的物理环境有大体性的规范
D:测验分数的评定、计算和解释的原则和方法是一致的
E:以上都是
下列对非快速动眼睡眠各阶段的陈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偶尔会出现“纺锤波”,个体处于浅睡眠状态
B:第二阶段主要为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个体很难被唤醒
C:第三阶段脑电频率降低波幅增大,大约持续20分钟
D:第四阶段大多数波开始呈现为Delta波,个体很容易被唤醒
E: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
以下不属于氯丙嗪等典型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的是()。
A:静坐不能
B:迟发性运动障碍
C:恶性综合征
D:粒细胞缺乏症
E: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女性,46岁。因担心缝衣针通过血管掉到女儿心脏里去三年而寻求心理咨询。就诊时患者反复询问会不会掉进去,当医生解释不会掉进去时,患者表示同意。但过一会儿,又要医生解释和保证针头不会通过血管掉到女儿心脏里,反复多次。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
A:强制性动作
B:强迫性动作
C:强迫性思维
D:刻板动作
E:模仿动作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循,个体在心理上就会出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同一性
C:角色冲突
D:角色不清
E:角色中断
下面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持续性
C:注意的集中性
D:注意的稳定性
E:注意的分配性
兴奋状态的内容不包括()。
A:躁狂性兴奋
B:青春性兴奋
C:心因性兴奋
D:器质性兴奋
E:紧张性兴奋
关于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不正确的是()。
A:自知力也称领悟力或内省力
B:患者自称自己有病不一定说明有自知力
C:自知力以伴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
D:神经症患者自知力也不完整
E:有些精神病患者可有部分自知力
关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错误的是()。
A:创立者为艾里克森
B: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C:将人生全期分为五个阶段
D: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都于前一/前各时期的发展有关
E:将每一时期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
下列不属于躁狂发作的基本特征的是()。
A:情感高涨
B:思维奔逸
C:思维破裂
D:活动增多
E:鲁莽行为
关于老年期认知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衰退的是视觉
B:味觉在55岁以后的感受性急剧下降
C:视觉在60岁后衰退严重
D:机械记忆减退,回忆力显著下降
E:智力全面减退
情绪状态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
A:心境、激情和应激是情绪的三种状态
B:心境是人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
C:应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D: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
E: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种族进化中,比尊重需要出现稍早些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尊重需要
E:归属和爱的需要
语言表征的层次是()。
A:词语表征、表象表征、命题表征
B:词语表征、句子表征、课文表征
C:表象表征、命题表征、句子表征
D:表象表征、命题表征、课文表征
E:命题表征、句子表征、课文表征
以下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但不包括()。
A:建立促进成长的咨询关系
B:倾听和设身处地的理解
C:决定咨询目标
D:限定咨询次数
E:作业和反馈
下列技术不仅仅应用于认知治疗的是()。
A:真实性检验
B:放松技术
C:去注意
D:识别自动思维
E:监察焦虑水平
患者,女,17岁,学生。因厌食、消瘦、毛发脱落、闭经9个月住院。入院前9个月患者参加学校舞蹈队,自认为肥胖(身高160cm,体重48kg)影响体型而主动节制饮食,先是不吃主食及肉类,以后只吃蔬菜及零食,还常食后刺激咽部引吐,体重由48kg降至38kg,家人劝阻无效,仍觉太胖,常以大量饮水及几块饼干充饥,逐渐出现进食后腹胀,恶心,厌食,食量减少,且停经,阴毛、腋毛及头发脱落,怕冷,便秘,就诊于数家医院,治疗1个月稍有好转,仍然进食很少。常易生气,情感抑郁,身体极虚弱,消瘦明显,多次出现轻生念头。该疾病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A:部分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
B:躯体化障碍的心理治疗比较困难
C:不应该把诊断告诉躯体化障碍患者
D:首先要承认患者的疼痛和痛苦
E:治疗师不仅应和患者还应和患者家庭建立良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