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目前我国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血清无机磷测定方法是()
A:还原铜蓝法
B:染料结合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
E: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不属于小孢子菌属镜下特点的是()
A:无小分生孢子
B:小分生孢子卵圆形
C:大分生孢子纺锤形
D:梳状菌丝
E:球拍状菌丝
取10μL血加至3.99ml红细胞稀释液中混匀,静置后滴入计数盘,计数中央大方格内10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500个,应报告红细胞数为()
A:2.50×1012/L
B:5.00×1012/L
C:6.25×1012/L
D:10.00×1012/L
E:3.50×1012/L
MHC-I类仅分布于( )
A: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表面
B:T细胞表面
C:B细胞巨噬细胞表面
D:NK细胞表面
E:红细胞表面
不会引起红细胞相对增多的原因是()
A:严重腹泻
B:长期呕吐
C:大面积烧伤
D:多汗
E:肺心病
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溶血性贫血
B:SLE
C:枯草热
D:结核
E: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生理特点是( )
A:血小板聚集
B:病理性凝血酶生成
C: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沉积
D:微血栓形成
E:继发性纤溶亢进
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
A:白细胞增高,见大量淋巴细胞
B:白细胞增高,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
C:白细胞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D: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E:白细胞增高,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狂犬病毒属于下列哪一个科的病毒()
A:弹状病毒科
B:丝状病毒科
C:正粘病毒科
D:副粘病毒科
E:腺病毒科
患者男,55岁,患严重的背部疼痛及不适,3月内体重下降3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110g/L,清蛋白39g/L,血清蛋白电泳见γ-球蛋白区带中间部分显著深染,其扫描峰高于清蛋白。其血清蛋白电泳中所见的典型蛋白峰是( )
A:本-周蛋白
B:IgM
C:M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免疫球蛋白重链
F:IgG
阴离子间隙是判断何种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的意义和方法。
斑疹伤寒的抗体检测,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果是()
A:单份血清特异性抗体IgG≥1:40
B:单份血清特异性抗体IgG≥1:160
C:单份血清特异性抗体IgG≥1:80
D: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效价4倍或4倍以上
E: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M抗体效价4倍或4倍以上
男性,39岁。一天前出现发热、腹泻,为黏液脓性鲜血便,有里急后重感。该患者可能是()
A:肠结核
B:血友病
C:急性菌痢
D:消化性溃疡
E:直肠息肉
某男性患者,13岁。食蚕豆后突然畏寒,发热,皮肤发黄。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0.15,尿胆原阳性,胆红素阴性。对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总胆红素测定
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骨髓检查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白细胞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不包括以下哪类细胞()
A:大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原始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
A:白细胞分类以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
C: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D:血小板增多
E: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增生性贫血时不出现的是()
A:血片中可见形态、染色、大小异常的红细胞
B: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
C:血片中原粒细胞>5%
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5%
E:血片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多染性或嗜碱性细胞
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
B:高级人才
C:室内质控
D:质控试剂
染色的细胞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光散射。这些信号分别被()。
A:光电倍增管荧光检测器接收
B:细胞检测器接收
C:激光检测器接收
D:光电二极管散射光检测器接收
E:DNA检测器接收
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血象:HGB85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109/L。 应首先选哪一项检查( )
A:淋巴结活检
B:骨髓活检
C:溶血性贫血检查
D:PAS染色
E:淋巴细胞亚群分型
下列由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的结构变化,错误的是()
A:管径变小
B:管壁变薄
C: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减少或消失
D: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变成单层纤毛柱状
E:平滑肌纤维增多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红细胞
B:产生血小板
C:产生各类抗体
D:产生抗原
E:产生补体
下列系统哪些属于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
A:BioArgos系统
B:BacT/Alert系统
C:Bactec9000系列
D:Vital系统
E:ESP系统
HIV主要感染()
A:CD4+T细胞
B:CD8+细胞毒性T细胞
C:单核细胞
D:B细胞
E:NK细胞
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制是()
A:损伤细胞膜
B:干扰DNA的复制
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酶系统
E:损伤细胞壁

病历摘要:某患者,男性,20岁。皮下瘀血,来院就诊。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APTT53秒,PT17秒,纤维蛋白原4.5g/L。



第1题,共1个问题
(多选题)下列哪种疾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A:因子Ⅶ缺乏症
B:血友病甲
C: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D:血管性紫癜
E:血管性血友病
血糖浓度大于多少为高血糖症()
A:6.0mmol/L
B:5.0mmol/L
C:7.0mmol/L
D:7.8mmol/L
E:8.0mmol/L
对某些药物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患者男性,42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移植前需进行何种检查以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A: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B:HLA细胞学定型试验
C:PHA激发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E: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移植3周后发现腰胀痛、排尿量减少,怀疑为()
A: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超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血管缝合不佳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排斥反应的本质为()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此时进行细胞学检测,可发现()
A:T细胞↑,CD4/CD8↑
B:T细胞↓,CD4/CD8↓
C:T细胞↑,CD4/CD8↓
D:T细胞↓,CD4/CD8正常
E:T细胞↑,CD4/CD8正常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用免疫抑制剂后缓解。若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药物中毒
B:诱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C:过敏反应
D:肿瘤发生率和病毒感染率增高
E: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增高